来源: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中央社会工作部、全国总工会
新就业群体都分布在哪些行业、有哪些特点、他们都关心哪些问题?如何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赵世堂。
新就业群体总量达8400万人,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各层次
记者:当前,社会各方对新就业群体非常关注。请问新就业群体主要涵盖哪些群体,分布在哪些行业?
赵世堂: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在即时配送、寄递物流、网约出行、道路货运等行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成为新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聚集了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大量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群体。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党中央对新就业群体一直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看望新就业群体,称赞他们是“勤劳的小蜜蜂”、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根据调查结果,新就业群体总量达8400万人,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各层次。比如,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现有在平台注册的网约配送员约1200万人,快递员约320万人,交通运输部核发相关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网约车司机700余万人、长途货运司机1400余万人。此外,在网络直播、网约家政、社交电商等行业就业的群体也越来越受关注。
新就业群体中青年居多、就业方式活,“四季无休、三餐不定”
记者:新就业群体有哪些特点,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赵世堂:新就业群体类型多样、特点各异,之所以称为“新”,总体上是因为劳动关系发生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主要呈现六方面特点:一是来源渠道广,群体构成多元化,既有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有高校毕业生,还有传统行业的转岗人员,等等。二是就业方式活,大多没有固定工作单位,劳动关系难以直接界定,主要靠线上接单,工作弹性比较大。三是入职限制少,没有过多硬性的专业技能和学历要求。四是年轻人员多,主要为80后、90后人群,据相关平台统计,网约车司机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网约配送员大多在20多岁。五是劳动强度高,新就业群体常年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普遍比较辛苦,一线快递员日均投递200件以上,网约车司机月均工作27.5天,货车司机每天开车10小时以上的约占一半。六是流动变化快,平均工作周期不超过2年,经常跨平台、跨行业、跨地域工作和生活,有的还身兼数职、交叉从业,既送外卖、又送快递,白天是网约车司机、晚上是网络主播。
新就业群体总体积极乐观,热情高、干劲足,都在为各自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他们普遍期盼可靠的职业安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充分的社会保障、有效的社会融入。新就业群体的这些期盼,也是我们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和工作的努力方向。
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
记者:近年来在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赵世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中央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切实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前不久,中央社会工作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专门出台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的15条措施,着力抓深做实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主动作为,各省区市积极响应,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比如,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广泛开展“暖蜂行动”,建成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等系列友好场景3.5万个,通过人脸识别、赋码管理,方便人员出入;布局打造暖“新”驿站4.5万个,规划建设一批充电桩、换电柜等设施,为充换电提供便利。一些地方围绕解决夜间“楼难找”等问题,绘制“骑手友好地图”,优化设置楼栋标识并增设荧光功能。比如,针对网约车司机“用餐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发展一批友好商户,面向新就业群体提供专属优惠折扣,依托街道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布局建设一批“司机之家”等,提供相关便利服务。比如,针对货车司机群体年龄相对偏大、跨地区长途奔波等困难,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提供停车休息、跨省通办等服务。一些地方探索推出“车货无忧”保险,覆盖高速公路重要货运通道服务区及停车区,让货车司机“停得放心、睡得安心”。
在感受温暖、享受服务的同时,许多新就业群体也主动到街道社区报到,发挥走街串巷、人熟地熟优势,有的担任社区网格员,协助收集民意、排查隐患,踊跃参与平安创建等基层治理活动;有的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发现并报告不良商户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参与行业治理,实现了共治共享的双向奔赴。2024年,269万新就业群体到街道社区报到,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力量。
切实把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的举措落实到位,让新就业群体真实有“感”
记者:下一步,中央社会工作部将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
赵世堂:中央社会工作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特别是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我们将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把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的举措落实到位。具体来说,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真正让新就业群体真实有“感”。
一是增强获得感。健全以党支部和党员为重要渠道的诉求收集办理机制,组织党员联系一定数量新就业群体,及时收集反映群体诉求和思想动态,协调解决问题。社会工作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突出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积小胜为大胜。近期正在推动有关方面加强监管,督促平台企业规范平台算法,依法规范用工,保障新就业群体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是提升归属感。用好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工会驿站”、“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推广“智慧党建”等做法,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服务体系,让新就业群体线上线下都有“家”。推广一些地方开设“小哥公寓”“小哥学院”,点亮“微心愿”等做法,在社会保障、技能提升、职业转型、就医就学等方面提供服务,让党组织的关怀精准触达。发挥好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桥梁纽带作用,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把党的工作做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将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
三是强化荣誉感。推动部门、行业协会、属地、企业多方联动,持续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对优秀代表推荐相关荣誉,进一步强化激励引导,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会同相关部门广泛宣传新就业群体典型事迹,充分展示良好形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记者 吴储岐)
《人民日报》(2024年01月20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