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关于中国相声的纪录片里,姜昆等主流相声演员对于相声为什么不行了的原因做了总结。
比如相声创作人才没有了,会说的未必会写。还有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对于相声的推广虽然有帮助,但也害了相声。网络在加速了相声传播的同时,也把相声的各种包袱手法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就造成了当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相声怎么说大家都不乐了,因为没等相声说完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是什么包袱了。
话虽如此,却也未必尽然。郭德纲的相声何尝不是如此,在网上早就被人听了N次了,但是大家进到小剧场再听,照样还能笑得前仰后合,为何?
这是因为德云社演员们在表演同一段相声时,虽然核心内容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在一些小细节上却会有一些随机的变化,现挂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每一次都会给观众以不同的感受。再加上现场气氛的渲染,绝对要比一个人在网上看的笑果好很多!
相比之下,姜昆这些主流相声演员的表演就要刻板多了,每一次表演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缺少了现场互动的那种灵活性。
在纪录片中,所有接受采访的主流相声演员也都说了相声应是现场互动的,说明大家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然而说归说,主流演员的属性使得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束缚,能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
比如在电视晚会上的表演,要求的是准确无误,不允许有半点差池。这样的表演根本不需要经历市场的竞争,演员们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打发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渐渐人也就惰怠了。
而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一直都有着生存的危机感,在小剧场买票演出,说不好相声就赚不到钱,市场不会惯着谁。这样就逼着每个人都必须要不断努力,求新求变,以免被观众抛弃。
说到底,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就在于此。一个在温室大棚里被人浇灌,一个在野外经受雨打风吹,谁更有生命力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关注临风影剧,了解更多娱乐资讯!
貔貅~
雅是他们的信仰。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