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会致癌?

金选医课 2025-02-10 01:46:26

维生素B12是一种临床上经常会用到的维生素,常用于神经疾患的治疗,也是复合维生素保健品中的成分之一。不过,最近维生素B12过量使用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人开始担忧:维生素B12到底会不会致癌?补充B12是否安全?

维生素B12的作用

维生素B12也称钴胺素,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也是水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包括:

促进红细胞生成:B12是合成DNA的重要辅因子,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持神经系统健康:B12在髓鞘形成和神经递质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缺乏时可能引起神经损伤,如周围神经病变、认知障碍等。

参与氨基酸代谢:B12可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帮助机体正常运作。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B12可帮助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成蛋氨酸,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维生素B12常被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脚麻木、感觉异常,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胃肠道疾病相关的B12缺乏,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克罗恩病等患者常因吸收障碍导致的B12缺乏。

不同人群对维生素B12的需求量不同,中国营养学会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建议成人每日摄入2.4微克,素食者、老年人、胃肠疾病患者等可能面临B12摄入或吸收不足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

维生素B12过量会致癌?

上面说到,成年人每日仅需2.4微克维生素B12,要知道,1微克仅仅相当于百万分之一克,这个量非常小。而且,B12虽然是水溶性维生素,理论上不会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那样在体内大量积累,但实际上,由于维生素B12在肝脏储存,约50%-90%储存在肝脏,不容易随尿液排出,因此长期高剂量补充可能导致体内B12水平升高。此外,若存在肾功能不全,B12代谢还会进一步受限,更容易在血液中累积。

血液B12水平异常升高,会带来潜在风险:

一是痤疮或皮肤问题:研究发现,大剂量B12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

二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反弹效应:短期大剂量B12补充后停用,可能导致Hcy水平反弹,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三是影响肾功能:部分研究发现,B12过量可能加重慢性肾病患者的病情,特别是伴随叶酸补充时。

近年来,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液中B12水平过高可能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2013年瑞典一项研究分析了30多万人的数据,发现血液B12水平过高(>800 pmol/L)与某些癌症(如肺癌、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17年发现,长期高剂量B12补充(>55微克/天)可能增加男性肺癌风险,尤其是吸烟者。

法国2020年的研究发现,高B12水平可能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但未明确因果关系。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仅表明B12水平升高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并不能证明B12会直接导致癌症。血液B12水平升高可能是癌症的生物标志物,而非病因。

使用维生素B12的常见误区

“多多益善”:维生素B12被添加到多种保健产品中,很多人认为保健品无害,补充越多越好,实际上过量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无症状也补充”:很多人未经检测,道听途说神经疼痛就自行服用B12补充剂,可能导致血B12水平过高。

“长期大剂量使用”:部分医院或保健机构滥用B12,导致血B12异常升高。例如临床常用的某维生素B12药物,一粒就500微克,一天三次,大大超过人体的需要量,而且使用前极少抽血检测维生素B12水平,容易导致过量。

因此,在补充B12之前,建议进行血清B12检测,必要时,可联合检查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甲基丙二酸(MMA),以准确判断B12缺乏情况。

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补充方式:

膳食补充:首选富含B12的天然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蛋类、乳制品等。

口服补充:如有缺乏,可口服小剂量B12(常见剂量为500-1000 μg/天)。

肌肉注射:仅用于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术后患者)。

最后再次提醒,长期服用大剂量B12(>1000微克/天)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1 阅读:17
金选医课

金选医课

致力于缩小你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