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儿今年14岁,她属于那种学习态度懒散的孩子,家长管的严一点,她就能多学点,松一点,她就偷懒贪玩。因此,初一上学期,她的名次都在中等位置徘徊。年初,寒假过完,进下学期的时候,我希望她能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努力,把成绩往上提一提。可开学才一个月,女儿就各种闹腾,在我的底线上反复试探:动不动就说累,作业没写完,就去床上躺着,躺着躺着就睡着了。脾气变差,吃饭时挑这挑那,不是菜咸了,就是没味道不好吃。严重拖延,该做的事需要我反复催促,才勉强去做。
我说她几句,她就闹脾气,不乐意,说学习压力这么大了,我还在挑剔她。可我忍着不说,她就能由着自己心意,一直看电视、看手机,该干的事儿不干,拖着作业不好好写。
看她难受的样子,我也不忍心,只好给她请了假,让她在家好好休息,我也出门上班了。中午我想着,回家看看她有没有好一些,谁知一打开门,看到了让我血压飙升的一幕。女儿正兴高采烈的举着手机玩游戏,精神振奋,完全不像头疼不舒服的样子。我气的火冒三丈,推开门就朝她大吼:你可真行,我还在担心你不舒服,都没叫你写作业,你可倒好,玩游戏这么开心!你怎么好意思的啊?还装病,怎么,不是头疼吗?我看你就是懒!
02
在那之后,女儿也说过几次自己头疼,我都不信,逼着她去学习。女儿一边写作业,一边流泪,说我只在意成绩,不顾她的死活。每天压力那么大,回家还要被自己妈妈怀疑,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看着她崩溃大哭的样子,我也于心不忍。可又怕惯着她,她只想装病逃避学习,成绩更加下滑。初中这么关键的时期,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女儿放松、积极,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而导致孩子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大概来源于2个方面:(1)评价标准单一,孩子得不到认同。家长和老师只把学习成绩,当成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孩子在学习上长期成绩表现不佳,长期得不到认可和肯定,觉得自己“反正也学不会,还天天被你们说,那还不如好好玩!”(2)被父母的不满长期“打压”。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让孩子产生“不管我怎么做,你们都不会满意,我就不做了,看你们怎么说”的心态,最后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上进心也消失了。
了解清楚了原因,我们就可以针对性调整,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具体的做法,一共4个关键点,千万别漏掉了!
1、我们要真的静下心来,跟孩子对话,去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孩子其实特别希望能够被父母看见和听见,尤其是在碰到让他们觉得困难的事情时,就更需要家长及时看见,并给出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咱们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模版来跟孩子交流:如实说出你看到的现象+你的感受+询问孩子原因。我跟女儿这样说:我看到你每天回家就先玩手机,妈妈很担心你没时间写作业,作业做到很晚,休息不好,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可以跟妈妈说说你这样做的想法吗?最开始,女儿很简单直接地跟我说:我没什么想法,就是想玩,不想写作业。
我也不着急,不生气,不觉得女儿怎么这么冲?而是,对她说:想玩,也是一种想法啊,而且是很真实的想法!想玩,是不是代表你有点累,想要放松、放空一下?女儿终于打开话题,接着我的话说了:我真的很累,每天放学回来,都有好多作业要做,我真的好烦呐!
我一下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女儿觉得每天作业太多,太累,一想到作业就心烦。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接下来的调整。
所以,家长要避免让孩子生活在慢性压力的摧残下,给他们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我不再时刻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一看到她拿起手机,我就着急。而是直接告诉她,每天作业做完,妈妈不会再安排其他学习任务,时间都是你自己的,你可以放松看手机。这样,就减轻了女儿的心理压力,不再担心作业之后还有其他任务,自己一点放松时间都没有。另外,我也引导女儿调整自己,释放心理空间。比如,可以每天把要完成的任务,列成清单。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既能给大脑减轻负担,减少焦虑情绪,还能在一次次的任务完成中,获得累积的成就感。在我的努力之下,女儿的压力明显减轻,头晕头疼的症状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被告知,自己是那种在压力下反而会表现更好的人,那么,他们随后的表现会提升33%。因为,这种信心的传递,减轻了人的焦虑情绪,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我告诉女儿,当你觉得有压力时,说明你的身心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努力应对挑战,等待帮你完成的更好。不信你接下来考试时尝试下,感到有压力了,别觉得恐慌,你的紧张情绪,反而能调动你的潜能,帮你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女儿有些半信半疑,但答应我试试。
她也知道自己压力大,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候晚上睡觉前,还会偷偷哭,觉得自己这样肯定中考没戏了。只有在玩手机和游戏时,才能暂时忘掉这一切,但自己也知道是在逃避。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我放松了对她的要求,变得理解包容她了,她觉得压力减轻了很多。加上我教给她的这些方法,都让她觉得,自己其实也没那么弱,只要愿意面对,也能在压力中变得更强。所以,她告诉自己,要积极起来,勇敢面对挑战,不畏缩怕难!
我鼓励她,不管是学习上课,写作业,面对考试,所有的努力,都在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心态转变,可能我们稍微一努力,就能看见辛苦后的美好成果。就像这次演讲比赛,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好的一面。首先,准备比赛的过程,对你来说是一次新鲜的体验,另外,比赛后,你也会很有成就感。至于名次,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
女儿听了,终于放下顾虑,认真准备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女儿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一见到我,她就兴奋的告诉我:“妈妈,今天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一天。”看着女儿振奋的神情,我既高兴,又感慨。同样的一个孩子,不同心态面对压力,前后变化如此之大!有了成功的体验,加上日常不断的引导、练习,女儿已经能很好的跟压力共存了。每天,她都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准备考试,虽然还有紧张焦虑的时刻,但头疼、乱发脾气的问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