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脚板别大意,孩子8岁后如还有此症状,家长一定要注意

扬眼 2025-01-25 18:16:15

扬子晚报网1月25日讯(通讯员 陈燕 刘满生 记者 万凌云) 近日,镇江三五九医院手足外科成功为一名11岁患儿张霖(化名),实施了双侧距下关节清理制动术,有效治疗了其“平足症”。至此,帮助孩子重拾健康足弓,重新踏上快乐的人生之路。

1月23日,院方介绍,张霖自几年前便出现行走或跑步后足底疼痛不适的症状,休息后可有所缓解,因此并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然而,随着近期体育运动及舞蹈练习的频繁,张霖的足底、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且小腿伴有酸痛疲劳感。于是,家长就带其到镇江三五九医院就诊。

查房

经过手足外科主任范爱民的细致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张霖被确诊为“青少年平足症”。范主任介绍,平足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5%,主要表现为内侧足弓塌陷、距骨头突出、负重位后足外翻和足的印记增大。“如果不进行及时纠正,可能引发足部疼痛、膝盖疼痛、脊柱侧弯、高低肩等问题。”

针对张霖的病情,范爱民带领手足外科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了双侧距下关节清理制动术。手术全程仅耗时20分钟,出血量不足5ml,手术切口约2cm,创伤极小。术后,张霖恢复良好,第三天便出院回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石膏固定后,即可重返体育活动。

范爱民提醒广大家长,8周岁以前儿童多属于生理性平足,无需过多干预;但8周岁后仍存在平足的儿童,需要及时就医。而通过鞋垫纠正等保守治疗方式不能改善症状二年以上患儿,就建议考虑制动器干预,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校对 王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