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日本人对自己的基因看的都是很重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徐福是日本第一任天皇,是自己的祖先。
然而,在DNA检测结果出来以后,证实他们并不是徐福的后代,这让他们完全无法接受。
那么,他们为何对于徐福不是他们祖先如此激动?他们真正的祖先又能追溯到哪呢?
徐福东渡一去不返
据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寻求长生不老药,派方士徐福两次出海。
第一次,徐福带领3000名童男童女出海,归来后称海神不满礼物太少,需更多童男童女及物品器械,才能换取仙药。
秦始皇信以为真,再次为徐福准备了3000名童男童女、百工、谷物种子等物资。第二次出海后,徐福一去不返,秦始皇至死也未等到他带回长生不老药。
有学说认为,徐福可能早已意识到,没有带回仙药的他,将面临秦始皇的雷霆之怒。因此,他决定另辟蹊径,带领人马和财富,远离秦朝的暴政,去寻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新天地。
而且身为方士,徐福对于仙药的追求或许并非完全迷信,他可能真的在漫长的航海中,听闻了一些关于海外仙山和灵药的神秘传说,这激发了他继续探索的决心。
还有就是在当时,秦朝虽盛极一时,但秦始皇的残酷统治,已引起民间的不满和反抗。徐福或许已经预见到秦朝的统治不会长久,而海外则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未知世界。
他的计划可能不仅仅是逃避惩罚,更是一种前瞻性的抉择。他想要带领一群精英,到未知的海域开辟新天地,将秦朝的文明和技艺传播到远方,甚至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
尽管如此,关于徐福的真实动机和最终命运,历史并未留下确切的记载,他的故事至今仍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传说存在很多矛盾
传说徐福最终到达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如农耕技术、百工技艺等,并成为日本的开国者。
从五代后周时期,义楚和尚的《义楚六帖》,到宋代欧阳修、明代李东阳等人的提及,再到近代香港学者卫挺生的详细论证,众多说法似乎都在佐证,徐福东渡日本并建立王国的传说。
而且,日本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皇室神器类似秦代制品、崇尚神教与徐福方术背景相符、神话传说和图腾,与秦汉相似、政治制度与周秦相同等。
尽管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看似有诸多依据,但仔细探究却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史料均在徐福东渡很久之后才出现,且多为中国人或日本和尚所写,缺乏日本正式文献或考古证据的支撑。
传说中的人数前后矛盾,徐福若为神武天皇,却未在日本正史中提及,其墓碑文字也不符合秦朝规范等。
这些疑点都使得,徐福东渡日本并成为日本人祖先的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难以令人信服。
在日本的历史记载中,日本人认为自己的始祖是神武天皇,而神武天皇的祖先,则是从天而降的神明。
他们与日本的原住民绳文人和后来迁移而来的弥生人相互融合,形成了如今的日本民族和文化。
绳文人是日本最早的居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制作了带有绳纹图案的陶器。
弥生人则是后来从亚洲大陆迁移到日本的群体,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与绳文人发生交流与融合,并逐渐取代了绳文人的文化成为主流。
DNA 检测结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DNA 检测技术被应用于探寻日本人的祖先。
经过日本一些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日本人的 DNA 与绳文人和弥生人的 DNA结果 ,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检测结果显示,日本人跟弥生人的相似度高达80%,而与绳文人的相似度,仅仅只有12%,结果不言而喻。
而且弥生人的 DNA 与东亚人的 DNA ,相似度很高,这意味着弥生人,是从亚洲大陆迁移到日本的,但他们具体的来源地和迁移时间仍不确定。
日本人和朝鲜人的语言、文字以及 DNA ,也存在一定相似性,推测弥生人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从朝鲜半岛和长江三角洲迁移到日本,开启了日本的农耕时代。
不过,当时的中国和朝鲜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和民族,而是由众多部落和文化组成。
此外,通过与中国人的 DNA 比对,二者仅有 10% 的相似成分,这部分除了可能是大陆迁徙到日本的弥生人外,也可能是古时生意人到日本经商并与当地人联姻产生的后代。
当 DNA 检测结果,表明日本人并非徐福后代,而是主要源于弥生人时,许多日本人表示难以接受。
他们长期以来深受徐福传说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徐福及其带领的童男童女的后代,甚至将徐福神话为日本的第一任天皇。
面对与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的科学结果,一些人开始质疑 DNA 检测的准确性,认为可能存在误差或其他未知因素影响了检测结果。
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祖先身份会被推翻,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结语
尽管科学证据摆在面前,但仍有部分日本人不甘心接受这一事实,继续努力寻找能够证明自己是徐福后代的证据。
他们对一些看似支持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和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解读,试图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找到新的线索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然而,这些努力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因为之前被当作证据的内容本身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矛盾之处,使得他们的寻找证据之路充满挑战。
参考资料:
扬子晚报——古人类基因揭秘:日本人的祖先到底从哪来?
观察者网——日本人祖先从何处来?首次基因解析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