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硝烟渐散,《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11.52亿元票房暂居档期第二梯队,但与首部“封神宇宙”的盛赞相比,续作的口碑争议让导演乌尔善倍感压力。2月16日,乌尔善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封神第三部》已完成剪辑,并呼吁观众“像支持第一部一样支持第二部”,为三部曲的终章争取机会。这场横跨11年的东方神话史诗能否圆满收官,答案或许藏在观众的反馈与市场的选择中。

《封神第二部》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凭借IMAX特殊画幅、2000余个特效镜头和西岐保卫战的宏大叙事,吸引了一批视觉系观众。截至2月16日,其票房已达11.52亿元,虽未达行业预测的30亿目标,但仍稳居春节档前列。然而,影片豆瓣评分仅6分,较第一部的7.9分大幅下滑,争议焦点集中在剧情节奏松散、角色塑造单薄及特效细节瑕疵。有观众在路演现场直言“口碑两极分化”,甚至质问乌尔善“是否反思过问题根源”。对此,导演坦言:“制作能力的不足可能导致观众失望,但我们珍视所有批评,这些声音将推动第三部进步。”

在乌尔善的创作蓝图中,《封神三部曲》被比喻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一部是“头脸”,勾勒故事轮廓;第二部是“腰身”,丰满叙事血肉;第三部则是“腿脚”,为史诗画上句点。他透露,三部曲剧本自2014年起打磨四年,拍摄耗时18个月,力求从《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中提炼出跨越时空的精神内核。尽管第二部口碑受挫,乌尔善仍坚持“三部曲必须合体才能完整传达主题”,并强调第三部将呈现更极致的视觉奇观——更多神仙登场、法术规模升级、战争场面空前,特效难度远超前期。

《封神第三部》的剪辑完成,标志着这一华语电影史上最庞大工业化项目的最后冲刺。然而,压力也随之而来:据行业估算,三部曲总成本高达30亿元,需累计票房近100亿元方可回本。第二部的票房疲软让第三部的市场前景蒙上阴影,但乌尔善仍选择以诚意回应质疑。他承诺将深入分析观众反馈,在终章中优化剧情张力与角色弧光,同时以更成熟的视效技术呈现“神仙斗法”与“人神大战”。

尽管面临挑战,《封神》系列的创新意义仍获部分观众肯定。第二部对殷郊“三头六臂”的形象设计——分别象征愤怒、悲怆与威严——被赞为“将心理外化为视觉的惊艳尝试”;邓婵玉等女性角色打破传统刻板印象,亦彰显了创作团队的文化重构野心。许多影迷表示,愿为国产电影工业化进程“再给一次机会”。正如乌尔善所言:“电影是集体创作的艺术,任何能触动观众的时刻,都是我们的荣幸。”

从筹备到剪辑,《封神三部曲》走过了11年长路,其成败已超越单一IP的范畴,成为华语电影工业化探索的试金石。第三部能否以更精良的制作与更深刻的故事逆风翻盘,既取决于创作团队的匠心,更离不开观众的支持。正如乌尔善的呼吁:“若你曾为第一部感动,请别让这个神话止步于第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