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刘璐:忙碌35年退休,不到一年成精神病患者,为何会这样

法不可贷军事 2024-12-27 22:44:3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起央视主持人刘璐,现在的年轻人估计没有几个熟悉的,但是她曾是70、80后心目中的偶像女神。

作为央视的首位女主播,刘璐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十分坎坷且励志。

在央视兢兢业业工作了35年,没想到退休后不到一年竟被诊断出患上了精神疾病。

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又生活的怎样呢?

一、生不逢时,自谋出路

1954年,刘璐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虽然刘璐是一个女孩,但是父母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刘璐度过了一个十分快乐的童年。

等到了上学的年纪,刘璐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直以来都勤奋好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从那个时候开始,刘璐就励志要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但是就在刘璐中学毕业之后,却收到了一个噩耗:我国取消了高考。这一消息对刘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但在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刘璐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不能考大学,同样也能出人头地。

之后,她决定积极响应国家“知青下乡”的号召,去北大荒插队。

虽然,在农村插队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刘璐却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到了晚上,其他人都迫不及待地钻进被窝里睡觉了,只有她忍受着劳动一天的辛苦,在煤油灯下“贪婪”地阅读者各种书籍。

无论是哲学著作、经典名著还是农业知识,她都看得十分认真。

在那个时候,刘璐就深知普通话的重要性,为了练习自己的发言,又不耽误其他人,无论户外天气多冷,她都坚持站在户外练习发音。

终于,在艰苦的下乡生活结束之后,刘璐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回到哈尔滨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教师,她对待学生和蔼亲切,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校和学生的喜爱。

二、从老师到央视“台柱子”

虽然教师的生活比较安稳,但对于刘璐来说总觉得这样的生活缺少了热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璐的同事打趣她的普通话这么标准,还这么会主持节目,为什么不去当主持人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黑龙江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选拔。在经过一次次严格的选拔之后,刘璐脱颖而出,成功地人选了。

在进入剧团之后,刘璐突然发现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已向往的。

她虚心向前辈请教,拿出了在插队时的学习劲头弥补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

在经过多长主持节目“打磨”之后,刘璐主持的节目效果越来越好,深受领导和观众的喜爱,不久之后就成了剧团的“中坚力量”。

1979年,央视导演黄一鹤筹办了一档《梁祝》的节目,节目播出在即,但是节目主持人却一直没有着落。

虽然他也面试了很多的主持人,但却都不是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为此黄一鹤也伤透了脑筋。

正在这个时候,黄一鹤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刘璐,刘璐的台风和动听的嗓音深深吸引了他:这不正是自己一直要找的主持人嘛!

终于黄一鹤辗转联系到刘璐,并说出了自己想让刘璐担任《梁祝》主持人的想法。

接到邀请的刘璐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是骗子,在黄一鹤多次联系之后才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但是刘璐却但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项任务,黄一鹤看出了她的担心,鼓励她只要自信地站在台上,像平常一样主持就行,不用担心。

为了能否出色地完成主持任务,刘璐开始反复研究《梁祝》的故事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终于,在《梁祝》播出之后,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深切喜爱,在刘璐的讲解下,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由于这一次工作机会,1982年,刘璐就开始进入央视电视台工作,成为了一名央视主持人。

在成为央视主持人之后,刘璐更加认真努力工作,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之后,她先后主持了《文化生活》、《旋转舞台》等节目,每个节目播出后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但毕竟是自己“自学成才”,和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对比,她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虽然自己平时的工作已经十分饱和,刘璐还是决定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进修深造。

就这样,刘璐一边主持节目,在空余时间还要去北广学习,那段时间,刘璐的进步神速,领导和同事都看到了她的变化。

1989年刘璐顺利从北广毕业,恰好这年央视节目《青歌赛》开播,刘璐顺利担任了该节目的主持人。

《青歌赛》开播之后,就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刘璐也彻底跻身为央视“台柱子”。

三、爱情、事业双丰收

随着信息媒介的发展,电视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很快就受到冷落。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央视又推出了一档新的电视节目《音乐桥》。

央视希望借此节目重新树立电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自然,这项重任又落到了刘璐的身上。

刘璐不仅要全权负责该节目的主持工作,还要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工作。

面对这一新的事业挑战,刘璐被没有被吓倒,她反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付出终会有回报”,这一节目在播出后收获了无数好评,并整整持续播出了七年的时间,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尽管刘璐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她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

1988年,我国爆发了特大洪水,共有29个省市遭到了洪涝灾害。面对险情,刘璐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洪灾现场为观众播报实时灾情。

抗洪结束之后,刘璐也被政府授予了“抗洪英雄”的称号。通过这一次抗洪,让无数人不仅看到了她的专业素养,更是对她应用无畏的勇气所感动。

虽然刘璐的事业发展“一帆风顺”,但是在个人感情生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大家都为刘璐的个人问题着急的时候,刘璐却笑着说:“我相信缘分就快到了”!

果然,不久后,在同事的介绍下,刘璐认识比自己大10岁的大学教授。

俩人虽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但是彼此却一见倾心,不久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之后,刘璐虽然已经身为人妻,但是工作仍然占据了她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对此丈夫也十分理解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直到2014年,刘璐才退出央视的舞台,回归家庭生活。就在大家以为一切刘璐的生活逐渐安稳的时候,偏偏刘璐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四、确诊精神疾病

刘璐辛苦工作了三十多年,终于到了退休的年纪,以为终于能好好享受生活,弥补这些年对孩子和丈夫的亏欠。

但退休之后的刘璐却好像突然没了“主心骨”,每天的生活也是“魂不守舍”。

丈夫觉察出了刘璐的不对劲,以为她就是心里落差太大,不适应。

为了缓解刘璐的情绪,他经常会带着刘璐外出旅游,希望能借此来排解她的情绪。

渐渐地刘璐的情绪还是没能得到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丈夫发现刘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而且情绪激动的时候还会靠摔东西来发泄。

丈夫也觉察出了事情的不对劲,赶忙带着刘璐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医生的细致检查后,刘璐被确诊患上了精神疾病。

医生解释说可能是刘璐之前的工作节奏太快,退休后突然变慢,刘璐一时之间无法适应,才导致出现了精神疾病。

不过,这种问题在经过调养之后,慢慢就会得到缓解。

在这段时间,刘璐的丈夫还是一如既往地陪在她的身边,帮她报很多的兴趣培训班,希望在这些事情中刘璐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在丈夫的悉心照顾和陪伴下,刘璐的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逐渐开始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结语

在刘璐的一生中,工作在她的心中无疑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工作是她一生的追求,也是一辈子热爱的事业,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

虽然,刘璐生不逢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是刘璐依靠自己的努力照样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更为重要的是,刘璐遇到的自己的丈夫。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是自己的丈夫默默陪伴在自己身边。

其实,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多么华丽辞藻,也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正所谓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如今,刘璐也已经到了70多岁的高龄,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更加幸福!

参考资料:

1.央视网:《刘璐简介》

2.东北网:《访央视主持人刘璐 “从家乡人眼神里看到平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法不可贷军事

法不可贷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