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海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她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饰演的“苏姐”——那个成天拖着垃圾桶、满口牢骚的清洁阿姨。她那尖酸刻薄的嘴脸,早已成为TVB处境剧的经典符号。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在荧幕上“倒垃圾、洗厕所”的“阿姨”,实际上是一位身家过亿的隐形富婆。74岁的她,手握香港多个物业,丈夫是慈善家后代,儿女事业有成,妥妥的人生赢家。然而,她依然在片场兢兢业业,凌晨赶飞机也不喊累。今天,我们就来走进马海伦的硬核人生,看看她是如何活成这样的。
上世纪70年代,马海伦是香港娱乐圈的一线女星。年轻貌美的她,凭借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气质,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然而,娱乐圈的残酷之处在于新人辈出,风光的背后往往是更迭的迅速。马海伦也没能在顶流位置停留太久,但她没有因此淡出观众视野,而是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转型为“恶母”“野蛮奶奶”等配角角色。
这种转型看似是退居二线,实则是马海伦的聪明之举。颜值会褪色,但演技和态度却能经久不衰。她将“恶母”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尖酸刻薄的形象让观众又爱又恨。从《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的“苏姐”到其他剧集中的“恶婆婆”,马海伦用精湛的演技为自己赢得了“御用恶母”的称号。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次出场都令人印象深刻。
马海伦的财富积累,可以说是低调而又稳健的。有传言称,她手握多个千万级物业,光是2018年的身家就已达半亿。如今,随着香港楼市的升值,她的资产无疑更加丰厚。然而,马海伦却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会炒股或做生意,财富的积累全靠稳扎稳打的投资眼光。
早在20多岁时,马海伦就买下第一层楼用于收租,开启了自己的财富之路。在那个香港楼市尚未疯狂的时代,她凭借独到的眼光,逐步购入更多物业。如今的她,坐拥稳定的租金收入,实现了财务自由。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低调和节俭。即使身家过亿,她依然保持着“节俭家训”,直到晚年才开始放宽消费,偶尔背个Hermès、戴块Rolex Daytona,但对她来说,这不过是“洒洒水”的开销。
马海伦的硬核人生,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还在于她显赫的家世和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何世尧,是慈善家何耀光的后代,曾担任东华三院的总理,家族背景堪称显赫。更令人称道的是,她的儿女也个个事业有成。儿子是一名眼科医生,女儿嫁给了汇丰高层,这样的家庭配置,足以拍出一部豪门大戏。
然而,马海伦并没有因为家族的显赫而摆谱。相反,她依然保持着低调和谦逊。即便在TVB饰演“苏姐”这样的底层角色,她也毫无架子,甚至在凌晨赶飞机时还能笑着喊出“唔攰!打不死!”。这份敬业态度,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23日,卫志豪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记录了与马海伦飞杭州的行程。两人早上8点开工,拍了一整天戏后直奔机场,结果航班延误到凌晨1点才到达杭州。视频中,马海伦虽然嘴上抱怨“有你的时候都delay,点搞啊!”,但脸上却毫无怨气。当卫志豪问她“攰唔攰”时,她笑着回应“唔攰!打不死!”,还对着镜头比了个大大的笑脸。
这趟行程,并非为了个人娱乐,而是为了支持“明星足球队”的活动。这支队伍中有不少TVB艺人,而74岁的马海伦依然积极参与,毫无懈怠。这种敬业精神,让人不得不感叹她的硬核人生。
马海伦完全可以退休享福,背着Hermès环游世界,但她却选择继续在TVB工作,饰演“苏姐”这样的底层角色。这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那份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她曾说过,自己晚年才开始放宽消费,但对她来说,物质上的奢华远不如精神上的满足来得重要。
对比当下一些年轻艺人动不动就喊累喊苦的态度,马海伦无疑是将“老派香港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她不缺钱,不缺背景,却不选择躺平,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敬业”和“热爱”。74岁的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执着,这种态度,比她手中的物业和名表更值得尊敬。
马海伦的硬核人生,是一部从女王到“恶母”的传奇故事。她用自己的眼光、态度和坚持,活出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一线女星到“御用恶母”,从20岁买楼到身家过亿,她从未止步,始终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打不死”的精神。
所以,下次再看到“苏姐”在剧里倒垃圾时,别只顾着笑,因为背后可是一个74岁的亿万富婆在为你演绎人生的真实面。马海伦的故事告诉我们,有钱是底气,但活得硬核,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