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昨天又上网络热搜了。为什么,又是因为一个自媒体博主的无端造谣引发的。这些人为何总是喜欢拿格力电器和董明珠来开涮,因为好欺负啊。他们可以通过制造吸引眼球的谣言炒热自己,却不需要支付违法的成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这次又是不了了之,或者只是一纸道歉就了事了,此类事将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
我希望这次格力电器公司说采取坚决的法律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是认真的,不再是放空炮。顺便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公司,有的人从不会有人去造谣,送他们上负面舆情的热搜呢?究竟是不敢,还是造他们的谣得不到资助?我们都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欺负董明珠这个老太婆根本不需要勇气。
事实上,肮脏的人渣躲在美国造谣董明珠被查时,董明珠正在广东人大开会呢。
昨天我发文说《上市公司的一阵商誉天雷滚滚而来了》可不是造谣。但是,要问我有哪些公司今年要爆商誉这颗雷,我又确实回答不出来。因为只有当这些暴雷的公司全部披露完了2024年后,我们才能知道究竟是哪些公司爆了商誉雷。但有一点我可以说,有哪些公司会暴雷确实很难事前预知,而谁不会暴雷则可以略知一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用在分析判断哪些公司有可能会爆商誉雷一样适用。
因此,那些2023年报公司商誉金额越大,暴雷的概率和杀伤力越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像格力电器这样,2023年报的商誉仅有14亿多元的上市公司,即使2024年报全部进行商誉减值,对年净利润300多亿元的格力电器公司来说,也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一桩。
所以,要问哪些公司存在潜在的商誉暴雷风险,大家只需要去看哪些公司2023年报中载明的商誉多就够了。刚好我看到了一份去年(2023年报)商誉减值损失前30名的榜单,我截图转发给大家参考一下。我确信,今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后,进行商誉减值暴雷的公司数量和金额一定会超过去年。我们谁都不希望自己持有了其股票的公司,会出现在这样的排行榜上吧?(以下内容省略,全文发在“股灾亲历者”微信公众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