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蚁》看似平平,却充满哲理,读懂瞬间清醒,终身受益

阿芳评诗 2024-05-31 07:32:26

提起元稹,大多人想起的是他那段“艳史”,与才女崔莺莺相识,分别后担心她另嫁他人,便把这段恋爱史写成《莺莺传》,到处宣扬。

渣吗?确实渣。可他又有深情的一面。

妻子韦丛离世后,元稹写下无数悼亡诗,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你,其他人难以入我眼。再次让天下人知道他爱得刻骨铭心。

就在大家以为元稹不再恋爱时。他谈了场姐弟恋,爱上大自己十几岁的才女薛涛。两人爱得轰轰烈烈。刚分开就开始思念,“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比天还高,比云还多的思念,着实让人感动。

就在吃瓜群众以为完美收官时,元稹又“渣”了。被贬谪生活让他心灰意冷。于是,他写了首分手信。薛涛聪慧岂能不知情郎心意,她为他披上道衣。

如果在大多数人眼里,元稹就是写写情诗,骗骗小姑娘的眼泪。那就错了!

其实,元稹的才华远不止于此。他写过很多咏物诗。

他笔下的竹外表千姿百态,但同样坚贞,“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樱花明艳又清新,热情似火,嫣然一笑便是整个春天。“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尤其是这首《蚁》,更是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理解,用独特的视角洞察生活真谛。

《蚁》

唐•元稹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蚂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们形态各异,有大有小,几乎无处不在。是我们熟识的生物。

所以,元稹对蚁的外形、活动,一字未提。只陈述蚁的“特性”,然后立意。

首联是因果关系。

时术之功看似微不足道,但长年累月之下,也能引发大祸。

“术”与“祸”是因果关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谓时术,就像蚂蚁的啃咬之力。蚂蚁虽小,活动范围有限,每次啮齧(niè)都微不可计,所以“细”。

因为细,所以不容易被察觉,往往为人忽略。

细,是就量而言;深,是时间的积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作用。

因为时间的积累,原本微小的破坏力也会逐渐放大,最终酿成祸患。

酿成什么样的祸患,答案在颔联、颈联中。

人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蚂蚁的蚕食之功,不容小觑,天长日久,再坚固的江河堤坝,也难以承受蚂蚁长期的侵蚀。

蛟龙鲸鱼对我们而言,已是庞然大物,若他们搁浅沙滩,就会被蚂蚁团团困住,无法动弹。

梁蠹(dù),就是房梁上有虫子蛀啃。

古时候建造房屋,房梁是重中之重,是智者精挑细选的上好木材,木质坚硬结实。对蚂蚁而言,这是庞然大物,然而房梁再坚固,一旦被蚂蚁啃咬,也难免会有倒塌的一天。

这四句江海、蛟鲸、房梁都是大事物,和细微的蚂蚁进行对比,论证首联“年深祸亦成”的道理。

有结论有论点,元稹顺水推舟道“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告诫把持重物者,时刻保持警惕,重视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滴水虽微,但也能穿石;蚂蚁虽小,团结起来则有滔天之力。

事虽小不容轻视,经过日积月累,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这首《蚁》还可以映射到学习、生活之中。

我们每个人犹如这只“蚁”般渺小,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粒尘埃,在行业中平淡无奇。

我们每天的学习、进步,就像蚂蚁的啃咬之力,看起来微乎其微。

可是,只要我们像蚂蚁一样,干一件专一件,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最终也能达到顶点,成就大业。

0 阅读:0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