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批特朗普,拜登真正该痛心的是:特朗普把对华3大部署全毁了

道義长存 2025-04-18 10:38:49

前言

早在拜登政府时期,由于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实很多美国政客就已经认识到单靠美国已经无法遏制中国崛起了。

所以在拜登执政的这段时间中,美国方面一直通过多种手段试图通过拉拢盟友的方式,来推动对华施压。

然而,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后,以一己之力将拜登苦心经营的三大部署彻底打乱!

也难怪拜登会直接出面对特朗普进行批评,而美媒更是感叹:特朗普的政策如同一场“外交灾难”。

欧盟转向与中国合作

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修复跨大西洋同盟作为外交重中之重,试图联合欧盟共同遏制中国崛起。

2023年,拜登耗费大量精力推动欧盟与美国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达成一致,试图通过高关税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美市场。

这一策略一度让欧盟跟随美国脚步,2024年初,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了10%-36.3%的临时关税,试图保护本土车企。

拜登希望借此打造一个统一的西方阵营,不仅在经济上压制中国,还能在技术领域限制中国电池和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特朗普2025年上台后,彻底颠覆了这一部署。

他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对欧盟商品加征10%-20%的普遍关税,涵盖汽车、葡萄酒、机械等多个领域,理由是“平衡贸易赤字”。

欧盟迅速反击,对美国波音飞机、农产品和威士忌加征报复性关税,双方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欧盟领导人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单边主义, 在此背景下,欧盟果断调整策略,重启与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谈判。

而这一转变,不仅让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也让拜登的跨大西洋联盟计划彻底瓦解。

从欧盟的转向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让美国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

而这一裂痕的扩大,还在东南亚引发了更大的连锁反应。

越南倒向中国

在东南亚,拜登政府曾将越南视为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

2023年,拜登高调访问越南,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并承诺通过技术转让和投资扶持越南芯片产业,试图将越南打造为美国供应链的替代节点。

美国企业如英特尔和苹果在越南投资建厂,越南一度成为美越关系升温的象征,甚至被认为在战略上接近中越关系水平。

拜登的算盘很清楚:通过拉拢越南,不仅能在东南亚牵制中国,还能削弱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

可特朗普的政策再次让这一部署功亏一篑。

2025年2月,特朗普以“贸易不公”为由,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加征46%的惩罚性关税,理由是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过大。

面对美国的翻脸,越南迅速调整战略,主动向中国靠拢,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地区稳定”,并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

中俄关系更加密切

特朗普上台之后,他为了能够尽快达成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其实单方面的对俄罗斯释放了很多善意。

所以一度有国人担心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曾经密切的中俄关系将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但实际上,俄国人却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自身的立场,反而进一步加深了中俄之间的合作,让中俄关系的默契程度,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拜登时期。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试图通过解除部分制裁、推动俄乌停火等短期利益拉拢俄罗斯,但这种策略存在明显缺陷。

美国对俄示好往往伴随着保留制裁手段和欧洲盟友的反对,例如德国、法国坚持制裁导致特朗普无法全面解除对俄限制,这种“打一巴掌给颗糖”的做法让俄罗斯始终警惕美国政策反复的风险?。

再加上美俄在乌克兰、北约东扩等根本矛盾上无法调和,俄罗斯清楚认识到美国拉拢只是暂时战术,随时可能因政党轮替或盟友压力而改变?。

这种背景下,中俄合作反而在压力下变得更稳固。

两国每年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足够覆盖半个中国的供暖需求,贸易往来超过许多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这种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双方都难以割舍?。

更重要的是,当美国在亚洲加强军事部署、试图阻挠中国统一时,俄罗斯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上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支撑;

而中国制造的先进设备填补了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后的技术缺口,双方形成了“你有资源、我有技术”的互补格局?。

即便美国抛出“中国威胁论”挑拨,俄罗斯也明白失去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意味着经济可能三个月内崩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远比美国的口头承诺可靠?。

特朗普政策的连锁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和单边主义政策,不仅摧毁了拜登的三大部署,还引发了严重的连锁反应。

就比如,美国经济高关税导致美国农产品滞销,艾奥瓦州和堪萨斯州的大豆和玉米出口锐减。

而股市也因贸易战升级而波动加剧,美股三大股指数已经蒸发了上万亿灭元。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要求70多个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却仅以“关税优惠”为筹码,缺乏实质利益,导致盟友如日本、韩国对美国政策失去信任。

《外交事务》杂志评论称,特朗普的“虚空造牌”让美国国际信誉跌至历史低点。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政策客观上为中国创造了战略机遇。

中欧经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8%提升至15%。

另外,中俄贸易额也在2024年突破2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和农产品进口国。

美国的内斗和政策反复,反而让中国通过多边合作和区域倡议,稳步扩大了全球影响力。

结语

特朗普的政策暴露了美国外交的短视性,他以单边施压替代长期战略,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加速了盟友体系的松动和全球领导力的流失。

拜登政府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和供应链审查(如芯片、电池领域)重建对华优势,但其政策的连贯性已被特朗普的激进操作彻底打乱。

美国的对华战略已陷入混乱,未来数年可能继续在错误的方向上滑行,而中国则凭借稳健的外交和经济的韧性,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主动。

参考资料

北京商报:《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抨击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16日

央广网:《中国与越南签署产供链合作谅解备忘录》2025年4月17日

京报网:《学者:与中国合作对俄罗斯不可替代,特朗普不可能分化中俄》2025年4月14日

新浪财经:《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改为设定最低价格机制》2025年4月17日

1 阅读:1322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46

用户17xxx46

5
2025-04-19 13:00

小编,我不允许你这么说川建国同志,担心你分析得这么透彻,哪天别把建国同志给点醒啦!

劲草弄风

劲草弄风

2025-04-19 11:33

拜登最坏,这个老坏东西是联合所能联合的力量对付中国,而特朗普以中国为主,其他国家也收拾,力量相对分散!拜登和特朗普就是一百步和五十步的关系!都不是好东西。

用户16xxx16

用户16xxx16

2025-04-19 23:19

道義长存

道義长存

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