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是个逃不过的话题:最激烈的斗争烈度,最密集的火炮轰炸,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最英勇顽强的抗争,这些决定了上甘岭战役的历史高度,甚至超过二战时期的任何一场战役,是人类在那个时间节点所经历过的最扣人心弦的战争。
说到上甘岭战役,秦基伟将军是个绕不过的人物:在他的率领之下,我国人民志愿军持续战斗43天,共击退联合国900余次冲锋,所守阵地经过59次易主,最终被我军攻占,取得了朝鲜战场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场胜利,也由此打出了“千岁军”的名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上甘岭战役,感受“千岁军”的威力。
秦基伟将军
而想要了解这场战役,必须先从它的背景入手。
1952年10月初,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已经夺回了战争优势,联合国军且战且退,守在三八线附近。人民志愿军想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击溃联合国军,重夺三八线的控制权,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军队补给出现了严重短缺。因为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前线,而且没有预料到和美军的交战竟如此顺利,我国的后勤支援一直有些吃紧,现在长驱直入,深入对方腹地,本就不宽裕的补给,一旦被美军由三八线附近打开缺口,前线的士兵很快便会面临缺少粮草的局面,这是我军所不愿意看见的,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希望能利用已攻占土地的地理优势,保证后勤通畅——上甘岭地区便是最好的选择。
上甘岭地区靠近五圣山,而五圣山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是个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在上甘岭建立绝对优势,则进能反攻联合国军、退可保障志愿军生活资料的完备,所以在秦基伟将军的统帅下,我军在上甘岭一带派出大量兵力驻扎。
但此时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范弗利特,也机警地洞察到了我军的走向,深知不妙。范弗利特是军事世家,其父亲曾担任美军上尉,而他自己则在一战和二战中都功勋卓著,且擅长山地战,美军内部称其为“山地战将军”,在朝鲜战场上,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给我军造成了一些麻烦。
范弗利特
种种迹象都让范弗利特起了疑心,他认为如果任由我军占领上甘岭地区,那么朝鲜战局的天平将进一步倾斜,联合国军再无反击之势。于是,1952年10月6日,他致信远在北美大陆的上司克拉克,详细地阐述了他对当前斗争形式的理解,在克拉克的支持下,美军做出决策——在美军第九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斗争计划,一转攻势,主动采取小规模行动,将志愿军消灭于摇篮之中。这些举措,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摊牌行动”。在范弗利特的分析下,金化以北三公里防线内,第九军和我军都设有工事,间隔不到200码,难有作为。而598高地和其东北方向不到一英里的537.7高地,则成合围之势,可以对我军造成大规模打击,加上美军对其大炮、轰炸机数量很有信心,所以对这一行动,美军内部是志得意满的,认为只需两个营的兵力便可以完成使命。
美国方面将上甘岭战役称为三角山战役,原因在于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脉绵延而成,形似英文字母V,又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美国将此处称作三角山。山上共有十二个阵地,东北、西北和主峰上依次分布,其中,11号阵地为最前沿,而9号阵地位于主峰最突出位置,只要守住便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是最重要的一个阵地,日后双方在此处进行了极为激烈的争夺,我军派出秦基伟将军的亲信军队——第一三五团的九连和八连驻守,为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而537.7高地,南方由美军占领,北方由人民志愿军控制,成对峙的状态。
在战斗伊始,美军便计划赶不上变化,出现了内部分歧。因为白马山战役的需要,美国的轰炸机等武器无法按照计划到位,原本5天的轰炸,只持续了不到两天便作罢,而正面战场的美军统帅为第31兵团团长摩西,摩西猜测我军必然进行强力反扑,所以临时改变计划,将一个营的进攻兵力扩充到两个营。
10月14日清晨,美军正式打响了上甘岭战役的第一炮——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着我军15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轰炸,其中597.9和537.7高地受到了极其惨烈的攻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6发之多。当时我军驻守在阵地坑道中的志愿军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据存活下来的老兵回忆,当时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了彼此间的交流,坑道里也并不安全,仿佛坐上了一艘轮船却遇上海啸一般、颠簸不定,有经验的老战士还好一点,知道如何应对这种狂轰滥炸,可一些刚刚参军不久的年轻军人,面对这种级别的火力,根本不知所措,只能捂住耳朵,甚至即便如此也无济于事,有的甚至被活活震晕过去。
坑道里的守备部队也尝试联系指挥营地,可是举起话机才发现天线已经被敌人炸断,短短十几分钟,所有的备用通信设施,都被美军销毁殆尽,想要寻求支援也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不顾敌人漫天炮火,只身赶往前线,紧急排查装置故障,他一边进行着非常缜密的专业工作,另一边还要注意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发射的炮弹,在他的努力下,天线终于被抢修成功,和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十五军军部得知消息,立刻派遣第三十八军和十二军前往支援,秦基伟将军十分关心前线情况,甚至夜不能寐,要求情报兵每半小时向他报告一次。
据秦基伟回忆,当时根据志愿军的情报分析和对美军的预判,最终决定了在平康方向发起总攻。事实证明了当时判断的高瞻远瞩,美军虽兵力雄厚、装备先进,但因为范弗利特没有亲自指挥,并不善于打山地战,在驻军方面犯了常识性错误,在平康的44师为美军战斗力上的弱环,我军抓住时机,派出第24师前往支援,大破美军,在至关重要的地理争夺战中取得了一次胜利,掀开了美军防线。就在此时,被炮火困在高地的军队也趁机发起反攻,英勇无畏的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敌人的炸弹袭击进军,和第24师形成包抄之势,对美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这就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据秦基伟后来描述,在战斗第一周内,虽然我军伤亡较大,但是随着战斗进行,士兵们发现美军伤亡更大,便认为可以一鼓作气,直接让敌军收兵。正是在这种必胜的信念的支持下,志愿军战士拿出超乎寻常的决心和毅力,巧妙而勇敢地与美军战斗,最终以3500人的代价造成了美军超过两万人的伤亡,成功地拿下了这场战役的开门红。
而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便是最广为人知的坑道战。所谓坑道,是一种军事设施,类似于如今的防空洞,主要用于抵抗敌人的无差别轰炸。在597.9高地上,一共有三条大坑道、五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空洞,坑道全长约80米,高1.5米,宽1.2米,洞口正朝北方,对着五圣山。
在这次战斗中,即使美军有时占了上风、占领了地面,我军也决不投降和退缩,而是撤退到坑道之中,伺机反扑,一旦地面支援过来,便里应外合。所以说,坑道战让美军头疼不已,一方面是我军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早已熟练掌握坑道战的要义,另一方面是美军从未进行过此种形式的战争,所以对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美军在战役第二阶段的一个主要目标便是消灭我军的坑道战部队。
因此,坑道战部队在美军的重点“照顾”下,条件异常艰苦。以八连连长李保成的连队为例,他们曾被困在坑道之中,外面是美军无休无止的轰炸,而内部情况更加恶劣,因为食物不够,许多战士被活活饿死,尸体、军人、武器混杂在密闭的狭小空间内,温度一度高达四十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据幸存者回忆,“那里的环境和地狱一样”。但是,这只光荣的第八连,并没有向苦难折服,他们不会白白牺牲,也坚决不投降,而是顽强抵抗,终于等来了24师大部队的到来,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著名民族英雄黄继光,便是在第二阶段战役中牺牲,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拿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帮助我军拿下战壕,美军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场面,一时之间惊慌失措,四散而逃。事实上,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精神深深震慑住了美国大兵,这也是他们后来早早认输的一个伏笔。
在10月29日,第二阶段正式拉下帷幕,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坑道部队在夜间曾主动出击近两百次,几乎从未失手,歼敌两千余人,并且对敌方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打击,破坏了其阵地的稳固,为后期第三阶段的完全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第三阶段,其实已经乏善可陈了,无非就是我军换着花样吊打美军,而美军因为国内舆论压力和前线士兵士气衰竭,已经逐渐无力抵抗了。所以,到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正式宣告结束,在仅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武器,由战斗发展为战役,除了537.7高地被美军夺取,上甘岭一带其他地区都回归我国控制,从此,颇为棘手的后勤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为后期彻底战胜联合国军建立了巨大的优势。
上甘岭战役由一系列惨战组成,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是这场战役最终得胜的主要原因,凭此一役,秦基伟所率领的十五军打出了“千岁军”的称号,闻名于世。自此以后,美军再也不敢向志愿军发出营以上的攻击,朝鲜战局有了一定程度的稳定,东亚地区也迎来了几十年的和平。难怪秦基伟将军会说:“这场战役,打出了军威国威,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