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登基了,韩信被杀,张良退隐,为什么唯有萧何得以保全?

壹条杂娱 2024-10-10 22:18:30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许多帝王登基后,功臣要么被杀,要么被迫隐遁。比如刘邦登基后,韩信被杀,张良退隐,但唯有萧何得以保全,这是为什么呢?

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基础深厚

刘邦是沛县丰邑人,萧何也是,两人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在古代,乡土观念较重,这种同乡情谊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份天然的亲近感和信任基础。

刘邦作泗水亭长时,萧何是沛县县令的助手,相当于县委办公室主任,而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派出所所长,级别上比萧何差一截。当时萧何对作为下级干部的刘邦照顾有加,刘邦从心里感激这份恩情。

后来一同起义,萧何更是尽心尽力辅佐刘邦,这种长期的工作关系使得刘邦对萧何的能力和忠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

萧何卓越的治国理政才能

在楚汉战争期间,萧何展现出了非凡的后勤管理能力。他留守关中,负责征集粮草、补充兵员等工作,为前线的刘邦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使刘邦的军队能够保持充足的战斗力。

例如,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及时补充军队的缺额,让刘邦的军队得以重新振作。这种在后方的稳定支持对于刘邦最终取得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建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萧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帮助刘邦稳定了新生的政权。他善于处理政务,在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方面表现出色,为汉朝的初期建设奠定了基础。

刘邦深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萧何这样的能臣,因此对他颇为倚重。

萧何懂得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韩信被杀后,萧何的功劳和威望进一步提高,这也引起了刘邦的猜忌。

萧何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危险,于是听从门客的建议,通过强买强卖百姓的田产等自污行为,降低自己在民间的威望,让刘邦觉得他没有野心,不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

这种主动自污的行为虽然损害了萧何的名声,但却换来了刘邦的放心。

萧何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居功自傲。在刘邦论功行赏时,他没有过分争功,而是接受了刘邦的安排。

即使自己的功劳很大,他也没有表现出对权力的过度追求,这让刘邦对他的戒心相对减轻。

萧何对刘邦的忠诚

在刘邦与其他诸侯的斗争中,萧何始终坚定地站在刘邦一边。例如,在处理韩信的问题上,萧何协助吕后将韩信骗入宫中诛杀。

虽然这一做法在后世存在争议,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萧何的行动表明了他对刘邦的忠诚,帮助刘邦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也让刘邦对他更加信任。

与韩信等将领不同,萧何没有掌握大量的军队,他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务管理方面。

这使得刘邦认为萧何对自己的统治威胁较小,而且萧何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对刘邦的忠心耿耿,没有任何谋反的迹象或行为,让刘邦找不到对他下手的理由。

0 阅读:14

壹条杂娱

简介:一个吃瓜群众的几句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