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嘉音,两地琴怀。正值春和景明、繁花争艳时节,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香港行政区驻天津联络处为支持单位,上海敦煌韵牌乐器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乐器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天津华夏正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七弦琴院承办的“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分别于3月22日、23日晚北京老舍剧场,24日晚天津津湾大剧院小剧场成功举办。
▲主持人谭宝利先生宣布交流会开始
本次名家交流会中特邀的香港国乐名家有德愔琴社社长苏思棣先生、副社长谢俊仁先生、笛箫演奏家郑济民先生、古筝演奏家黎聪女士、凝筝乐团副团长李佳蔓女士;内地名家有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女士、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箫笛演奏家)王建欣先生、七弦琴院院长张子盛先生、青年古琴演奏家张焘麟先生、打击乐演奏家李兴德先生、青年钢琴家傅玉先生、青年古筝演奏家白炫妍女士,特邀嘉宾主持谭宝利先生。
交流会开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阮慧贤女士作了音乐会的简短介绍及致辞。阮副主任表示,此次交流会是香港驻京办“乐见春天”系列活动之一。香港驻京办以文化活动鼓励两地艺术家交流互动,增进彼此了解,携手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驻京办副主任阮慧贤女士致辞
开场曲目是来自香港的两位古筝演奏家黎聪女士、李佳蔓女士合奏的名曲《渔舟唱晚》,随后二人又合作了《四九城•韵》,表达了香港国乐人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及对古城北京的赞美。
▲《渔舟唱晚》、《四九城•韵》,黎聪女士、李佳蔓女士
香港琴家谢俊仁先生则带来了他的原创琴曲《一闪灯花堕》和古曲《梧叶舞秋风》,琴写诗词,体现了浓郁的古文化造诣。
▲《一闪灯花堕》、《梧叶舞秋风》,谢俊仁先生
内地助演嘉宾青年琴家张焘麟则和青年钢琴演奏家傅玉献上了一曲中西合璧的《秋蒲蓉宾图》,新曲新声,不同的琴声融合了不同的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秋蒲蓉宾图》,青年琴家张焘麟和青年钢琴演奏家傅玉合奏
演出中场,是香港和内地琴家琴人的珠联璧合,一连两首《妆台秋思》和《赤壁怀古》,结合了香港名家郑济民先生的笛箫、内地名家张子盛先生的古琴、内地青年古筝演奏家白炫妍的古筝,时而如缠绵倾诉,时而如舟临月夜,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妆台秋思》,香港郑济民先生(笛)和内地白炫妍女士(筝)
▲《赤壁怀古》,张子盛先生(琴)、郑济民先生(箫)、白炫妍(筝)、李兴德(鼓)
天津音乐学院的教授李凤云和王建欣伉俪,一曲琴箫合奏的《暗香》,兼金双璧,渲染了疏影横斜、明月徘徊的诗意情怀。
▲《暗香》,李凤云教授(琴)王建欣教授(箫)
最后,香港名家苏思棣先生的《山中思友人》和《潇湘水云》两首古曲,或道山居幽寂兴怀人之思;或道扁舟五湖得水云之趣,为本场演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山中思友人》、《潇湘水云》,香港苏思棣先生
演出结束之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若有所待,在张子盛老师提议下,加演了《沧海一声笑》,观众们齐声合唱,余音久久未歇。
▲返场加演曲目《沧海一声笑》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间隙,主办方安排穿插了交流访谈环节。现场观众及无法亲临的网友由主持人代为提问,向香港及内地名家提出了许多国乐学习的疑惑、对琴箫等传统乐器的问题、古琴未来的创新等等,诸位老师则以自己的经验一一解答,良好体现了双方的交流互动,也让内地观众更加了解了香港国乐的传承发展。
▲苏思棣先生、张子盛先生、李凤云女士、王建欣先生接受访谈
演出结束后嘉宾演员合影留念,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古琴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欣赏者、演奏者,古乐有了更多知音。
▲3月23日在北京老舍剧场的交流活动后,香港驻京办副主任阮慧贤(右七)与演职人员合影
▲3月24日在天津津湾大剧院的交流活动后,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后排右七)、香港驻京办副主任阮慧贤(后排左六)、香港驻天津联络处主任冯大光(后排右六)、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洁(后排左一)与参与演出的国乐演奏家及嘉宾合影
民族国乐的古典情怀,从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千年的传承,南北的交流,在彼此的互相尊重和互相欣赏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