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5首民生疾苦诗词,细读来,满满的讽刺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31 22:58:33

01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唐代〕《田上》

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

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

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辛劳耕作,直至筋疲力尽天还没有亮呢,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

可能是由于好不容易来了一场水,趁着这积蓄的雨水,农夫们争分夺秒的开始耕作,以怕耽误了播种的时间。一身泥水在泥泞的田里,穿着蓑衣,又是冒着雨,可想而知耕田其实是非常吃力的。

作者身在乡村,在这个雨夜中,偶然看见一位,或者其他老农冒雨耕作的样子,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作。

他们为了生计,为了收成,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是天还没有亮,很难想象,他们天亮之后还要劳作多长时间。

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

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其实,不管是在在动乱年代,还是今时今天的农民都一样,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这就是事实。

经常都有听见某个时期河南大旱,农民浇地,成为河南人的意难平。也会听见广东某地区台风肆虐,农民损失惨重。

作为农民,最纯粹,最纯朴的想法,就是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只为有个好收成,但是,很多时候,不遂人愿的天公啊连这样都不能满足,怎会不引起人们的满腔同情呢。

02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王炎〔宋代〕《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像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你们这些文人士大夫啊,不要总是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了。

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

“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夏耘、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有雨水,能灌溉就是人间最美四月天了,哪里会你们这样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上片以景语起:山色昏暗,彤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凝聚水珠、楚楚堪怜的娇花,映入眼帘,令人心生欢喜。

但接下来两句,却奉劝骚人词客,勿以惜花为念,莫作怅惘愁思,可谓笔锋灵活心思脱俗。

在你们文人看来生活是诗与远方,在我们农民看来,田垄阡陌,人间烟火才是属于我们实实在在眼前生活的苟且。

“朝朝出”、“处处通”对举,言简意赅勾勒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生活。

遂引出“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三农”,指春耕、夏种、秋收。五谷丰登,是农民们一年的希望。

在这重阴欲雨的时刻人们盼望的是有充足的雨水,能犁耕作。至于惜花伤春,他们既无此余暇,也无此闲情。

这个多少有点像现在社会的一些“专家”,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疾苦,就胡作报告,乱出数据。

其实吧,说到底他们都缺乏对底层民众的了解和关怀,从来不为民众谋福祉为己任,大概他们都只关心风雨摧残了他们喜爱的花,影响了他们出行的计划,殊不知百姓在等风雨救苦救难呢。

03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颜仁郁〔唐代〕《农家》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就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这首七言绝句,也是反映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无知的批评。

后两句与李绅《悯农》诗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加强烈,有相当的批判力度,常用来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谋生艰难、耽于吃喝玩乐的人们。

04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杨万里〔宋代〕《悯农》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其年闰十一月,时作者因父亲病重由杭州返回江西吉水老家,见农田遭灾,农民难以度日,深为忧虑,即时而作。

也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叙述今年的灾情,由于久旱无雨,稻田缺水,秧苗大半枯死;

后两句揭示农民忧心如焚的内心活动:本来早已料到今冬要受饥挨饿,谁知偏偏又遇上闰年,日子更难过。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层层渲染,步步加深,将农民的灾难描写得十分具体、深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05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唐代〕《卖炭翁》

有个老翁,常年累月在南山伐木烧炭。他的脸庞被炭火熏得灰黑,两鬓斑白,十根手指也被炭染得漆黑。

他卖炭得来的钱,不过是为了换取些衣物和口粮。尽管衣着单薄,他心里还总担心炭卖不上好价钱,因此巴望着天气能再冷些。

一夜大雪,城外积雪足有一尺多深。天刚亮,老翁就急着驾着装满炭的车,沿着结冰的路赶往集市。牛累了,人饿了,可太阳已经老高,老翁只好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地上歇息。

这时,两个趾高气扬的人骑马而来,他们是皇宫里的太监和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喊着皇帝的命令,吆喝着让老翁的牛车往皇宫拉。

那一车炭,足有一千多斤重,太监和差役们硬是要赶牛走。老翁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那些人只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往牛头上一挂,就说是买炭的钱了。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其腐朽豪奢的生活欲望,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外,还采取其他手段巧取豪夺人民的血汗。

中唐以后,朝廷里经常派人到市场上去采购物品。他们一看到中意的东西,就随便付给他们很低的价格,或任意掠夺而去,有时还要物主把货物送进宫内,然后倒打一耙,向物主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

韩愈在《顺宗实录》中曾具体记载过一位农民用驴子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宦官见了口称“宫市”,只给了几尺绢,就把木柴抢去了,还要夺走他养家糊口的驴子,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殴打了为非作歹的宦官。

白居易在长安时亲眼目睹这类弊政,心情十分愤慨。在《卖炭翁》中虽然没能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但他敢于大胆揭露“宫市”的罪恶,把以皇帝为总后台的统治者贪婪暴虐的面目,用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反映出来,确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两鬓苍苍的老翁,他在寒风中卖炭,无疑是衰老和凄楚的。

他这样拼死拼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

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划。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

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同时,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显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绝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还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眼前。

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最近社会出了一个梗,说是百姓的生活,就业,健康,等等他们都置之不理,反倒是没有戴头盔捉了就罚款,原来是担心我们小老姓的人身安全,细想来,这种形式主义,还是捞钱主义,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25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