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加拿大已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反对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和渔业产品加征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具体问题请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我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方面不顾中方多次规劝,执意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正常的贸易秩序,严重损害了中方的合法权益。”他表示,中方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完全正当、合理、合法。
马克·卡尼(资料图)
今年3月14日,马克·卡尼宣誓就任加拿大总理。卡尼有着丰富履历,曾在2008年出任加拿大央行行长,彼时正值金融危机,他凭借非传统货币政策,助力加拿大成为G7中首个从衰退中快速复苏的国家,其政策被多家央行效仿。之后他又担任英国央行行长,任职期间应对了英国“脱欧”带来的经济冲击。卸任英国央行行长后,他还担任过联合国气候行动和融资特使等职务。
在此次谈及中国时,卡尼称加拿大和很多亚洲国家价值观念契合,却将中国排除在外,还表示加拿大的贸易多元化战略应优先与“理念相近的国家”合作,暗指中国并非合适伙伴。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回顾中加过往交往,1970年10月13日两国建交,此后交流频繁。1973年,时任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首次访华;1997年11月,中方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加跨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加关系因种种因素出现波折,但在经贸等领域仍保持紧密联系。2015年小特鲁多当选加拿大总理后,中加关系一度出现转机,2016年中方与特鲁多会谈后,双方见证了14份政府、企业间协议签署,合作涵盖贸易、投资、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 。
马克·卡尼(资料图)
从经贸数据来看,中加贸易额从2001年的73.8亿美元逐步增长至2024年的1333亿加元 。中国是加拿大重要贸易伙伴,加拿大的农产品、资源产品等在中国市场有一定份额,同时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等也满足了加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的当下,这种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本应持续深化,可卡尼此番言论却给中加贸易前景蒙上阴影。
卡尼强调与中国“价值观”不同,很大程度是受国内政治因素影响。他就任后不久便宣布解散议会,将于4月28日提前举行联邦选举 。在加拿大国内,部分势力出于各种目的渲染所谓“价值观差异”,企图通过遏华议题来凝聚选票、转移国内矛盾。卡尼为赢得选举,迎合这部分势力,试图通过强调与中国“价值观”不合,塑造自身强硬形象,争取选民支持。
在国际层面,美国因素不容忽视。美国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对中国采取一系列遏制政策。加拿大作为美国近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与美国联系紧密。卡尼政府或许期望通过在对华态度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来换取美国在其他事务上对加拿大的支持,例如在美加贸易争端中获取有利地位。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也并非“友善”,特朗普上台后对加拿大加征关税等行为,已严重影响美加关系。卡尼想借遏华取悦美国,能否达到目的尚存疑问。
马克·卡尼(资料图)
中国一直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贸易领域,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观加拿大,近年来却在一些经贸问题上采取歧视性措施。如2024年8月26日,加拿大宣布自当年10月1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这种无端加征关税的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正常贸易秩序。此外,在涉疆、涉港、涉台等中国内政问题上,加拿大也曾追随美国,发表不当言论、采取错误行动,这与中国奉行的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原则背道而驰 。
中加两国本无根本利益冲突,双方在诸多领域存在广阔合作空间。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上,两国理应携手合作。中国一直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希望加拿大新政府能摒弃偏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以务实态度推动中加关系重回正轨。若加拿大一味跟随某些势力,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会损害中加两国利益,也不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一个基于平等、尊重、合作的中加关系,而非被无端“价值观”分歧所阻碍的双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