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英的那些年: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现在的争议,他经历了什么?

孤管深深 2025-02-24 17:26:39

孙海英,你咋了?

说起孙海英,可能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个硬汉石光荣的形象。

2001年,这部剧火遍大江南北,孙海英也跟着一夜爆红,成了“收视率保证”。

那时候,他45岁,算是大器晚成。

可谁能想到,曾经的荧幕硬汉,如今却因为一些言论,备受争议?

模范夫妻人设崩塌?

孙海英和吕丽萍的结合,在当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2002年,孙海英娶了三婚带娃的吕丽萍,两人因戏结缘,感情从戏里延伸到戏外,羡煞旁人。

当年,很多人不理解张丰毅和吕丽萍为何仅仅生活了三年就分道扬镳,现在看来,“三观不合”或许真的是婚姻里难以逾越的鸿沟。

婚后,孙海英和吕丽萍成了圈里的模范夫妻,孙海英饰演的角色也大多是正面人物,以至于观众看他都自带滤镜,觉得他是个好男人。

吕丽萍也是如此,她演的角色都很自然,没有表演痕迹。

原本,这对夫妻可以体面地老去,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可2010年,孙海英突然在公开场合炮轰冯小刚,嘲讽他“装洋蒜”,说他“这辈子白活,不如死了算了”,言辞激烈,让人咋舌。

吕丽萍就坐在旁边,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冯小刚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发文回怼,说孙海英真把自己当石光荣了,是被“激情烧坏了脑子”,还否认给他送过电影票。

两人你来我往,隔空对骂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

只不过,冯小刚至今还活跃在中国影坛,孙海英却给自己换了身“衣裳”。

哪吒:我招谁惹谁了?

后来的孙海英,不再拍戏,而是和吕丽萍一起到美国生活。

从那时起,他开始信奉耶稣,并且有了各种惊世骇俗的言论,动不动就和“主”挂钩。

他说,中国足球踢不好是因为不信上帝。

他说,中国考试时考主科、答题答主要的,却不信耶稣,所以高考出了问题。

甚至连春节,他也要插一脚,说中国人可能和以色列人同宗同源,过年要“祝通主,要敬畏耶和华”。

他还觉得自己是印第安人,而非汉民族。

当他和吕丽萍在美国捡瓶子的照片流出时,他再次上线,呼吁中国人信基督教,还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是耶和华。

冯小刚那句“被激情烧坏了脑子”,现在看来真是太贴切了。

现在的孙海英,已经完全“忘本”,他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再回来。

至于他口中的“特殊情况”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孙海英还曾大放厥词,说中国电影讲人话,使假话变成了真话,美国电影讲神话,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结果呢?

中国电影开始讲神话了,他又把他的主搬出来了。

不久前,《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孙海英却发文说,他向“主内的姐妹”宣传《哪吒2》时,遭到了羞辱谩骂,理由是哪吒传说是对耶稣的模仿。

这简直是对哪吒的侮辱。

哪吒作为中国神话里的传统人物,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现在却成了孙海英口里“耶稣的模仿者”?

孙海英这病得不轻啊,难怪十几年前,冯小刚就想给他送药。

不止是哪吒,就连《西游记》都成了基督教的影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一个都没能幸免。

孙海英,你忘本了!

或许,孙海英觉得自己侃侃而谈的样子很帅,但实际上,他早已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他否认自己的出身,否认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无异于自断根基。

生而为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移民改国籍,都是个人自由。

但是,如果连自己的根都否认了,那就太可悲了。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否定,也是对孕育自己的文化的一种背叛。

我们常说,人不能忘本。

这个“本”,不仅仅指的是你的出身地、你的家庭,更指的是你所接受的文化,你所认同的价值观。

一个连自己文化根基都否认的人,就像一棵失去了土壤的树,最终只会枯萎。

孙海英的转变,或许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也或许是他个人信仰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应该否认自己的文化根基,更不应该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评判别人的信仰。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应该建立在对其他文化的贬低和否定之上。

孙海英的所作所为,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思考。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何正确看待外来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也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孙海英的例子,也提醒我们,在追寻信仰的道路上,要保持理性,要尊重他人,更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

0 阅读:0
孤管深深

孤管深深

梁子涵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