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在郑开幕

丽旭玩转趣事 2024-10-22 16:56:36

10月21日,“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国河,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靳桂云,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罗运兵,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任伟等出席开幕式。

这场考古人盛会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兰州大学等8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动植物考古学理论和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发现、古DNA研究等多个议题。

94场专题报告41个海报展讲精彩纷呈

本次大会设置了3个分会场,安排《4400年前青藏高原本土渔猎人群开启定居化进程》《地质学与考古学的交叉》《陕西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珍禽异兽研究——以霸陵外藏坑出土动物骨骼研究为例》《青藏高原农业的起源、传播和影响》《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家养动物起源与扩散的古DNA研究》等94场专题报告和41个海报展讲,为与会者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展示平台。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多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动植物考古学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与会专家从动植物遗存的研究角度探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区域生计方式与资源利用、农业与复杂社会、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多个议题。

在动物考古报告中,有学者另辟蹊径对扭蚌、丽蚌、贝饰、肉食资源消费、祭祀用牲、制骨作坊出土骨料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植物考古报告中,与会学者将围绕粟黍的起源及传播、水稻种植及传播、稻田管理的杂草功能、药材功能、亚麻的利用等进行讨论交流。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专家们将展示近年来在动植物考古学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古DNA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揭示古代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传播路径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稳定同位素报告中,与会学者从稳定同位素分析角度解读先民的饲养策略及生业模式。

在古DNA分析报告中,与会学者将分享讨论家猫、古代马、古代猪、古代山羊、古代家犬、全新世圣水牛的遗传信息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改革以来参与承办的首个大型学术会议,此次动植物考古大会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动植物考古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落实重塑改革各项措施、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有利于加强我国动植物考古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该领域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与发展。

大咖云集推动动植物考古学研究

王巍在致辞中介绍,河南科技考古研究力量在全国省级考古单位中处于前列,动物考古实验室发展迅速,现生动物骨骼比较标本库已有动物种类500多种6000余具,目前是我国动物考古方面收集家养动物标本最多的实验室,考古出土动物遗存样品库现已收集150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并建成“动物考古标本数据库”共享平台。植物考古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已完成30多个遗址植物遗存分析工作,且初步建立起现生植物种子标本库,拥有现生植物种子标本1200余种。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部分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引起了积极反响。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国河表示,近年来,郑州大学成立了我省第一家“中华源”考古实验室,以考古学科为主导,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联合参与,推动文理工医交叉研究,组建了古代中原人群研究、古代农作与生业、古代手工业与技术研究三个团队,努力构建河南特色的中国考古理论方法和技术范式,在动植物考古领域也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罗运兵认为,过去的一年,中国动物考古完成了上百项年度考古遗址出土骨骼的鉴定整理,发表50多篇研究文章、出版专著2部、新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6项,在人类起源扩散、农业起源、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进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大考古课题研究中,动物考古工作研究视角更加宽广,运用的科技手段更加广泛,服务“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等国家战略项目的能力更加突出。

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靳桂云提出,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也是动植物考古的重镇。洛阳皂角树、舞阳贾湖等遗址的考古工作是中国考古学学科转型的引领之作,在这里开展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多学科研究范式,过去是、将来依然是中国动植物考古研究的典范。

任伟介绍说,2023年8月,河南启动了科技考古提升工程工作计划,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开展一批科技考古基础性研究课题,加大力度建设一批科技考古标准库,逐步建立科技考古融入田野考古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河南科技考古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前,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的首批18个科技考古提升工程研究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依托南阳黄山遗址、宜阳苏阳遗址、禹州瓦店遗址、开封州桥遗址等开展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正在不断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依据。(来源:综合)

0 阅读:0

丽旭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