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收台湾演员为徒,引来姜昆等徒弟不满,13名弟子举办谢师会

德云那些闲事儿 2024-12-20 03:01:10
马季弟子都有谁

在马季弟子谢师会上,在场马季的13名徒弟,一一上前自报家门,然后和老师马季热情拥抱,只是马季在1976年就已经开始收徒,为何到了90年才举行谢师会?而这还是因为马季的徒弟李国修。

李国修是马季在台湾的唯一弟子,1989年马季带领姜昆等人,到广州与李国修共同录制节目,他曾和李立群推出话剧,《那一夜 我们说相声》。

李国修对马季非常仰慕,这次见到马季,有那么好的机会,李国修当即就要拜马季为师,马季不敢擅自做主,打电话向团里领导请示,在团领导的同意下,马季才敢收下李国修,在广州举行了正式的收徒仪式。

但是拜师仪式现场,李国修坚持要用,跪拜磕头的传统方式拜师,被马季婉言谢绝了,只是李国修坚持要跪拜,再加上马季其他徒弟在旁边起哄,马季只能坐在那里,接受了李国修的跪拜大礼。

马季回到北京以后,弟子们聚到他家里讨论,为什么收其他徒弟没有进行仪式,偏偏接受了台湾徒弟的行礼,这让其他弟子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而其实马季和徒弟们的关系,受当时环境影响已经改变。

二、马季和徒弟关系亦师亦友

马季一生收徒高达19个,可谓是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出师后,也是相声界的中流砥柱,当时曲艺界倡导破除封建旧规,打破师承门户界限,不再提倡之前师父徒弟那一套,反而都是以老师,学生相称,所以马季所收的弟子也都以师生相称,不再进行拜师礼仪。

马季也不是特别看重这些,他从不以师父自居,把学生们看做同仁,同事,甚至是哥们、兄弟,这种平等和亲近的师生关系,是马季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也导致马季之前所收的徒弟,并没有举行过正式的拜师仪式。

直到1989年,台湾的李国修按照传统仪式拜马季为师,让其他弟子心里产生了不满,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姜昆、赵炎等人商量决定,能不能再补办一个仪式,只是再举行拜师仪式,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不如举行一个“谢师会”,让大家都知道谁是马季的弟子。

于是在1990年“马季弟子谢师会”在苏州举行,马季的师父侯宝林,亲自发来贺电表示支持,中国广播说唱团的老团长王力叶,进行了现场讲话,马季的老搭档唐杰忠,也在谢师会上发表了讲话,苏州有关领导也出席了这场谢师会。

现场来了马季13名徒弟,由二徒弟赵炎负责主持,13名弟子依次上前自我介绍,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彭子义、韩兰成、刘喜尧、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很多都是知名的相声演员,他们一一向老师献花致意,马季与他们热烈拥抱,大弟子姜昆作为代表,向老师马季致了谢词。

马季不仅是学生的师长和引路人,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对于爱护他们的老师,徒弟们心中也是充满了感激,而接下来徒弟们在义演的时候,在台上也是集体亮相。

马季众多徒弟一一上台,很多都是观众熟知的演员,难怪会被称为相声界马家军。在曲艺界历来讲究师承门派,然而马季却以爱才闻名,他的很多徒弟都是他主动找上门的。

马季的大弟子姜昆,在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时,被马季发现,马季觉得姜昆是个说相声的好苗子,便想把他调到中央广播说唱团,当时马季已经全国闻名,能拜他为师,姜昆自然乐意,当即就认下了马季这个师父。

然而姜昆所在的兵团领导不同意,于是马季组织了一个演出小队,来到姜昆所在兵团慰问演出,马季演了一场又一场,直到嗓子都哑了,兵团领导才同意放姜昆离开。

而二徒弟赵炎被马季看中的时候,已经离开了兵团,马季又是几经波折,把赵炎调到广播说唱团。

马季去天津演出的时候,听说天津二十六中,有两个中学生说相声很好,和搭档唐杰忠特意来到学校,找到了冯巩和他的同学。冯巩现场给马季说了一段相声,还拉了一段京胡,马季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学说相声,冯巩当即表示乐意。

就这样冯巩成了马季的学生,冯巩和刘伟合作登上春晚的舞台,之后两人更是成了春晚常客,只是刘伟成名后选择了出国,冯巩和牛群走到了一起。

刘伟回国之后人气明显下滑,马季很珍惜这个徒弟,原定是和赵炎搭档,为了捧刘伟,和他搭档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对于培养自己的这些徒弟,马季真的是尽心尽力。

0 阅读:0
德云那些闲事儿

德云那些闲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