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是对江南村落的一次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复兴尝试。面对乡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以及原住民恶劣的居住环境,项目团队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实施,成功地为这个被遗忘的小村落带来了复兴的机遇。
项目团队对村落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原有的宅基地分配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许多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环境恶劣。为此,他们决定遵循“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分配原则,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与改造。在老村落的南侧,他们选择了一块适合建设的土地,进行回迁安置,以确保居民们能够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江南地区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力求在设计中融入这些元素。他们注意到传统聚落丰富形式的背后具有相似的空间原型,因此试图从类型学的角度抽象共性特点,还原空间原型。通过较少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规则,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多样性的聚落形态,使得整个村落既具有统一的风格,又不失丰富多样的变化。
充分考虑到建筑基底占地面积的限制,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大开间小进深两种不同方向性的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元的建筑基底边界和院落边界形成了一种交织关系,打破了传统兵营式布局中宅基地和户内院落的平行关系,为居民们创造了更为私密和舒适的居住空间。
通过设计带有公共院落的规模组团,使得每个组团内的居民都能够有一个半公共开放空间,方便邻里间的交往与互动。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增强邻里间的凝聚力,还能够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功能空间设置上,从农民的真实需求出发,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信息,并根据各户家庭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等实际问题进行沟通和调查。他们为每户居民都考虑了后院洗衣池、电瓶车位、农具间、空调设备平台、太阳能热水器等实用功能,确保居民们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
重将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院落情结相结合。他们通过三个院落串接功能空间,形成了从公共到半公共再到私密的空间序列。前院开敞,内院静谧,后院私密,为居民们营造出一个温馨、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形式创新对江南民居中的曲线屋顶这一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提炼。他们通过抽象和重构,将传统的对坡屋顶或单坡顶转化为连续的、不对称坡屋顶,并根据不同单元的形体关系塑造相匹配的屋面线条轮廓。这种设计既保留了江南民居的传统韵味,又赋予了新住宅现代感和时尚感。
在色调构图巧妙地运用了深灰色的压顶与白色大面实墙,形成了强烈的白与灰、线与面的对比关系。朝向院落的界面则以半虚及玻璃为主。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采光需要,又形成了内向感,使得居民们能够在享受阳光的同时,保持私密性。此外,实墙上的方窗与延续进每家每户的木质感格栅相结合,实现了对外实内虚这一传统建筑界面特质的现代转换。
注重建造过程与完成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工业化模式与传统形式元素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了砖混结构形式、保温刚性屋面楼板、保温防水外墙以及双层中空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以白涂料、灰面砖以及仿木纹金属等商品化成熟材料代替传统材料。这种选择既保证了建筑的坚固耐用,又使得新住宅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细节处理上,项目团队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们通过不同的砌筑方式形成不同通透度的花格砖墙,对应于楼梯间、设备平台、围墙以及开启扇窗户等处。屋顶檐口设计上以内檐沟做法进行有组织排水,将落水管隐藏于立面之中。顶部压顶直接由混凝土浇筑出挑,近人尺度的一层挑檐等细节则采用传统的木构工艺建造。这些细节处理不仅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品质,还使得新住宅更加符合江南地区的审美习惯。
项目的完工为东梓关带来了复兴的机遇。随着乡村论坛的举办、多家设计公司工作室的进驻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整个村庄的人气活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原住民的回归更是为村庄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小村落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激活了乡村的活力。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在乡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乡村的传统和文化,同时结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与审美,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乡村风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