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出场已是中年人,生了一个被人人捧在手心里的宝玉,还有一个嫁为皇妃的尊贵女儿元春,又有着掌管着荣国府的权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她已经算是到达人生巅峰了吧?
但其实,在我一遍遍看过《红楼梦》,又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再来看王夫人,却感到一阵阵的悲哀,她看似金尊玉贵,其实,过得还不如赵姨娘。
我们先来捋一下王夫人的一生。
王夫人年轻的时候,是王家二小姐,刘姥姥就曾这样评价她: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由此看来,王夫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些像王熙凤,也有过杀伐决断的肆意和畅快,人生的主色调还是明快鲜艳的。
可是,到了中年,王夫人在贾母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丫鬟们私下对王夫人的印象也是最嫌趫妆艳服的。
究竟是什么,把一个鲜活的少女变成一个死鱼眼一般的大妈的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王夫人承受了儿死女别的巨大悲痛。
想当年,金尊玉贵的王家二小姐,嫁给了青年才俊贾政,二人也算是郎才女貌,情意绵绵,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大儿子贾珠,贾珠的出生更为整个家族添加了喜悦和祥瑞。
王夫人和贾政自然很是疼爱这个儿子,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儿子身上,王夫人悉心教导,贾珠14岁进学,19岁成婚。
婚后和李纨夫妻情深,很快就有了贾兰,王夫人看到这个活泼乖巧的孙子,自然也满心欢喜,感觉日子就像一幅幅缱绻打开的山水画,只带着一家人慢慢欣赏。
然而,不幸总是忽然而至。贾珠突然重病而撒手人寰,只留下孤儿寡母的李纨母子,王夫人中年突然丧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中悲痛自然是无法言说。
十九年来的精心培养和教导,投注的感情瞬间化为梦幻泡影,王夫人只能在无数个夜晚独自垂泪,慢慢舔舐伤口。
作为贾府的管家人,白天自然千头万绪,不能表露出悲伤的情绪,她将所有的悲苦都藏了起来,却在宝玉挨打那一天彻底情绪崩溃。
看到宝玉被打的绿纱小衣上全是血渍,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王夫人一直积郁在心头的伤痛终于爆发,她一边叫着贾珠的名字,一边大哭道:“珠儿,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贾珠在王夫人心头的重量可见一斑,但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悲苦就停止对你的伤害。
紧接着,王夫人有了女儿元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品貌也是一流,有这样一个女儿在侧,多少能抚慰王夫人痛失爱子的悲伤。
但是,元春却一朝被选在君王侧,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了。
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女儿一面,元春省亲,在外人看来无比尊贵光耀门楣的盛事,待王夫人贾母见了元妃的面,却只是无语凝噎,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只化作涓涓泪水,汹涌着将那一丝尊贵淹没得体无完肤。
是呀,对王夫人来说,要那尊贵有何用,和女儿一生能见几次面呢?
纵使见了面,也被身份地位远远的隔着,变成了臣子,反倒要叩拜皇妃,一朝散去,咫尺天涯,王夫人何尝不是又失去了一个女儿呢?
这样重叠累加的悲伤,是对人至中年的王夫人接连的打击,个中滋味,岂是悲苦二字能形容的?
其次,王夫人和贾政的关系渐行渐远。
整部《红楼梦》里面,贾政和王夫人虽然共同出席的场合很多,但二人的互动却很有限。
他们能连生三个子女,以前的感情也应该是很深很亲密的,为何现在却渐渐疏离?
从袭人身上,就能看出二人的嫌隙来。
贾政初次听到袭人这个名字,就问是谁起这样刁钻的名字?王夫人替宝玉隐瞒说是老太太起的,贾政却并不信。
王夫人就让宝玉回去改了,贾政反倒说:
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从这一段,其实就能看出贾政和王夫人关系的冷淡和疏离,平时他们是基本不沟通的。
而事实上,从书中可知,贾政平时也经常歇在赵姨娘处,赵姨娘都知道王夫人把袭人月钱调高了,实际上是将袭人收为宝玉的姨娘。
这么大的事,王夫人竟然没有对贾政说过,贾政还一无所知,可见王夫人和贾政夫妻二人的关系有多冷淡,平时交流很有限。
贾政一直给人正派、古板的感觉,为什么喜欢赵姨娘这样身份卑微、品行又拙劣的人呢?
私下想来,也许只有在赵姨娘的面前,他才能真正放下平日端着的架子,做一回真正的男人,可以任由自己的情绪泛滥,说一些平时不能说也不便说的狂话傻话。
贾政在赵姨娘这里获得的,是无法在王夫人这个出身豪门,有着正派作风的侯门小姐面前无法感觉到的。
因此,贾政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和温情都留给了赵姨娘,只剩下王夫人空落落的一个人,独自在佛前呢喃,诉说心中的苦楚和生活的无味。
赵姨娘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做一些任性之事,她可以大闹怡红院,也可以骂自己的女儿探春不帮衬自己,更可以唆使彩云偷玫瑰露。
赵姨娘这样的人,做事全凭自己的心,没有底线,也不顾及人情道德,想怎样就怎样,这样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切的真实的。
而王夫人身上有太多东西束缚着她,捆绑着她,让她只能选择以一种自我阉割的方式存在着。
年过半百的她,才发现能抓住的只有唯一的宝玉了,于是便把一颗心全用在守护宝玉身上。
为此,她像防止赵姨娘一样,清理掉宝玉身边一切在她看来的“危险因素”。
撵了金钏,撵了晴雯,撵了芳官,撵了四儿,甚至开始抄检大观园。
曾将响快的王夫人再也快不起来,她思考着宝玉的所有问题,以为他好的意愿,清除着一切,最终也将贾府推向了万劫不复,加速了贾府的灭亡。
事与愿违,她最终才发现,自己拼命想要保护的一个也护不住,贾珠死了,元春殁了,宝玉走了,贾政远了,只留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贾母对宝琴的极致疼爱,藏着深深的算计,琥珀一语道破天机!>>>《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什么看不上薛宝钗?却十分喜欢黛玉!>>>柳湘莲暴打薛蟠,是因为他偷窥了自己最不堪的秘密作者介绍橙子:90后自由撰稿人,热爱写作,愿望是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如果你也喜欢写作,或者你有精彩的故事,欢迎和我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