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因果并不是一种愿望,一种祈祷之后的恩赐,而是因果之间作为纽带所引发的必然性。
我以前看过一本侦探小说,其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说是一条街上,欺人者欺负卖面条的老人,欺负摆水果摊的大婶,欺负路过放学的孩童,欺负漫步街边的情侣。
欺负,有时候是踹一脚,拿上几块钱,以后是突然做个什么威胁的动作,看着能吓出什么好处之类的。
欺人者有一天暴毙在了街口,主角作为侦探便开始了调查,调查一圈之后他发现,所有人似乎都有嫌疑,
毕竟,他跟所有善良的人都有仇。
作为侦探的主角问自己的助手,说你觉得这些好人之中谁最可疑,
助手说我倒是觉得好人之中没有可疑的,
他自己羞愤而亡倒是最有可能。
欺人太甚这个举动,有时候代表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欺人者为什么要欺负别人,而且为什么要“太甚”,把那些老实人,好人,无辜的人逼到“太甚”的绝路。
但这些复杂因素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非常单纯的结论,那就是贪婪。
在这里说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这世道之中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如此。
起初看着很复杂,疑云密布,问题牵扯出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影响,仿佛这是一个永远揭不开答案的谜团,
但是最后,直到最后才发现,看着很复杂的东西,往往真相很简单。
贪就是贪,说的天花乱坠,说的感人肺腑,那也是贪。
坏就是坏,说的立场复杂,说的恩怨难明,那也是坏。
卑鄙就是卑鄙,套上所谓“大势所趋”的外衣,穿上所谓“情理之中”的裤衩,再怎么变化都是卑鄙的模样。
说回欺人太甚这件事,那些试图解释开脱,试图把那些“远在天边”的东西幻化成“近在眼前”的强调,欺负人,把人欺负到走投无路的事实,
这是不会变的,也不可能改变。
欺负的人越深,被欺负的人恨就越深,欺负的人越是肆无忌惮,受到其影响的人,也就是被欺负的人越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理的背后,在现实层面上来讲还有一个更为尖锐的事实,
那就是欺人者树敌越多,他本身就会越有机会遭受报应,而这个报应也不是一次两次,而是高频率,多角度的报应,
回到开头提到的侦探小说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所有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报复者,
但真正的凶手,却是他自己。
我之前也看过类似的社会新闻,某些影响一方的坏人自食恶果,到头来发现那些被怀疑的对象全是好人,全是老实人,而越是了解的深入,越会发现人们对坏人的结局只有拍手叫好,没有任何怜悯或是惋惜的表现。
而现实生活之中,也会有类似的情绪反馈,从恶人遭了恶报,人们要么大声欢呼要么心中窃喜,也有某些自负之人“自负恶果”,装腔作势之人“给自己装进去了”,遇到这类事情,人们也会议论纷纷,但议论的都是笑话,纷纷聊起的时候,颇有“下饭菜”的功效。
公道自在人心,这公道之中,好的不好的,对的不对的,有些可以讲道理,
也有些不必讲道理:
拍手叫好的,是报应,
众望所归的,是活该。
鹿鸣
只有法治不完善的社会才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要太甚的时候才会自负?欺人的时候,就应自负。迟到正义,不是真正正义。杜渐防微,防患于未然。
最后的回忆
[点赞]
人文荟萃
不客气!谢谢,走吧[呲牙笑]
真相_在新浪微博账号djhesl 回复 11-19 07:34
又是非法组织,看你们操控舆论掩盖罪行,搞了多少事,还想颠倒黑白,问题是你男女不分。你们主子它儿子也没上位,还收不了场了,你们打击迫害潜在对手也没成功啊。操控舆论掩盖罪行,不知道别人已经报警了……
用户10xxx57
我绝不能再在撒尿时想过世长辈了,想出了心理障碍,一直控制不了,十几年没好,有谁能救不?[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