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坐落于珠江三角洲,海陆兼备,繁华富庶。
2000多年前,便是南越国都城“番禺”
唐宋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及至明清,更是闻名遐迩的贸易口岸!
这里商贾云集,市井繁华,岭南文化独树一帜!
那么,旧社会时代的广州是什么样?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组罕见的老照片,来看看1898年——1949年的广州!
△1898年的镇海楼,巍然屹立在越秀山巅,见证着广州的风云变幻。
△1898年的陈家祠堂,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一砖一瓦间,无不诉说着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漱珠涌,这是珠江的一条支流的,曾贯穿南华西,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暗渠。
△1910年的大北门,旧址位于解放北路和盘福路交界处,并留下了“大北立交”的名字。
△ 1919年,上下九的一位新娘,不知为何是步行。
1927年之前,上下九还是一条狭窄的小巷。
1926年,附近的496家商户,共筹款33万大洋,将上下九的道路扩宽为18米,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1923年的沙基涌,除了水面上的木船,和现在似乎相差不大。
△1925年的赤岗塔,当时还不是景区,塔身长满荒草,也无人处理。
1927年的双门底街,商贾云集,繁华热闹,被称为“岭南第一街”
如今这里的名字是北京路。
△1927年的天平街,如今这里的名字是天成路。
△1928年的广州街头,两名广州女子正在操弄摄像机。
这在100年前,可是妥妥的黑科技,因此后面的一位小朋友都看呆了。
△1929年的六榕寺塔,周围还是大片大片的老式民居。
△1929年,珠江边的围垦。
工人们将滩涂的泥,用钊一块块切割,然后放上“标傍"上(起输送带作用,其实就是木板)
然后用力一推,泥块就滑较远,另一人接力又推,直到堆堤点。
△1930年的城外大新公司,现在的名字是“南方大厦”
△1933年,刚刚建成的海珠桥。
30年代,珠江人民桥至海珠桥之间,只有北岸才有高楼。
南岸(海珠区)在60年代前,大部分都是低矮的民房,其中最雄伟的建筑,就是南方大厦对面的一座庙宇。
△1935年,俯瞰广州,骑楼综合交错,看起来烟火气十足。
△1935年的沙面
△沙面岛上的卫兵
△1937年,广州城里的竹升面作坊,这种传统的制面方法,直到现在,穗港仍有传承。
△1940年,西濠二马路附近的一条小巷,一对姐弟正在小吃摊上用餐。
小弟还戴了一个皮帽子,看来80年前的广州,冬天还很冷。
△1942年,海珠公园附近的一条小巷,地面还是麻石路。
△1943年的南园酒家,坐落于天字码头附近的南堤二马路。
现在位于河南前进路的南园酒家,是1958年建造的,两者并不相同。
△1944年的珠江,一江之北叫河北,对面叫河南。
河北系老城区,河南系农田多。
所以七八十年代,单位分宿舍时,好多人都唔愿意过河南。
△1947年的中山纪念碑
△1948年的太平路
△1948年,骑楼下卖水果的小哥,时隔70多年,如果他还在,也是90岁老翁了
△1949年,北京路上的“道奇”公交车,一直用到了1958年,才被匈牙利生产的客车所取代。
△1949年,菜市场卖云吞的小伙子,他的柜台,居然是用白瓷砖砌成的。
△1949年,荔枝湾涌附近的乞讨者,衣衫褴褛,令人心酸。
△1949年,穿木屐的凉茶摊老板。
塑料制品普及前,广州人都喜欢穿木屐,直到七八十年代,木屐才逐渐被塑胶人字拖取代。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了旧社会时期的广州。如今的广州,已是摩天大楼矗立,车流不息,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绽放着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