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珍:我被嫌弃是农村妇女,离开赵本山后,我成了百万富婆

笑看红尘多纷扰事 2025-02-19 16:07:45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一位农村妇女,巅峰时被丈夫抛弃。

离婚时索要分手费被全网嘲笑几十年。

兜兜转转,发现她才是那个最让人刮目相看的人!

01

在辽宁开原的农村,生活的艰苦如影随形。

1960年出生的葛淑珍,自幼便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只能与哥哥姐姐相互依偎。

十岁起,她就跟着哥哥姐姐下地干活。

在那个年代,贫困家庭的孩子婚嫁往往较早。

到了适婚年龄,热心的村民便开始为她张罗婚事。

彼时的赵本山,同样深陷生活的泥沼。

他6岁丧母,父亲狠心抛下他远走他乡,他只能跟着盲人二叔学习卖艺。

1974年,他好不容易加入公社宣传队。

本以为生活有了转机,可仅仅两年,宣传队就宣告解散。

由于不擅长农活,没有了生活依靠的他,曾被村民们嘲笑“懒汉”。

经人介绍,二人相识。

初次见面,他对葛淑珍并不满意。

觉得她太过消瘦,长得也朴素。

但看看自己一穷二白的现状,他放弃了挑剔。

而葛淑珍对他也没有过多要求,能踏实过日子就行。

就这样,二人匆匆结了婚。

由于没有感情基础,起初两人的交流并不多。

但渐渐地,赵本山发现了她的优点。

干农活手脚麻利,家里的脏活累活她都默默承担,从无怨言。

在她的支持下,他才能放心从事表演工作。

1979年,女儿赵玉芳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生机。

赵玉芳自幼便伶牙俐齿,十分讨人喜欢。

女儿的到来,不仅让赵本山的情感有了寄托,也为他的表演带来了更多灵感。

可儿子的出生,却为整个家庭带来了噩耗。

1982年,孩子刚出生,就被诊断为聋哑人。

随后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这个噩耗让葛淑珍悲痛欲绝,多次晕厥过去。

即便文化水平不高,她也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病情意味着什么。

为了给孩子取个好养活的名字。

他们给儿子取名赵铁蛋,期望他能像铁块一样坚强。

为了赚取高额的治疗费用,赵本山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工作,四处奔波演出。

而葛淑珍则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丈夫。

可惜,她的付出被“隐藏化”了。

1982年,赵本山在《摔三弦》中饰演盲人一举成名。

此后,他的演出邀约不断,有时甚至一年都难以回家几次。

儿子的病情愈发严重,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精心地护理,这让葛淑珍心力交瘁。

她不仅要应对生活的琐碎和艰辛,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更让她难过的是,丈夫与她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赵本山在外面的世界里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视野不断拓宽,思想也在不断变化。

而她整日围绕家庭打转,整个人愈发憔悴。

她的哥哥看着她如此辛苦,心中满是心疼。

希望她能为自己多考虑一些,甚至提出离婚。

但她始终没有答应。

在她心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更何况两人还有两个孩子呢。

然而,赵本山却不这么想。

1990年,他登上春晚后,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看着两人越来越大的差距,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这种没有征兆的要求,让葛淑珍愣在了原地。

她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声音颤抖反问:

“你说的是真的吗?孩子怎么办?”

赵本山不敢直视她的眼睛,轻声说道:

“尊重你的意愿,孩子归你,我会给你补偿。”

面对丈夫的离婚请求,她的内心五味杂陈。

她想起了两人相识时的青涩,想起了那些一起吃苦的日子,想起了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没有让它们落下。

最终,她没有哭闹,没有纠缠,只是淡淡地说:

“离婚可以,但你得让我生活下去。”

赵本山心中一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行,我有多少就给你多少,我自己再去挣。”

随后,赵本山将家产全给了她,自己净身出户。

02

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妇女,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可想而知。

她四处奔波,投递简历,却屡屡碰壁。

后来,她在一家火锅店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每天都要在油腻的水池边泡上几个小时。

双手被水泡得发白、起皮,可她毫无怨言。

只是这些辛苦钱,全都送进医院了。

1992年,赵本山再婚的消息传来。

她心中虽有波澜,但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女儿心疼母亲,劝她也该考虑个人问题,周围的亲戚朋友也纷纷这样劝说。

可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把儿女抚养成人。

她拒绝了所有的好意,一心扑在孩子和工作上。

1994年冬天,儿子因心脏病发作,永远地离开了她。

这个噩耗让她几近崩溃。

那段时间,她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郁郁寡欢。

身体也因为过度悲伤和劳累而每况愈下,不得不呆在家里调养。

在女儿的陪伴和鼓励下,她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她明白,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女儿还需要她,生活还得继续。

身体刚刚恢复,她便不顾女儿的反对,再次踏上了打工之路。

这一次,她找到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

没过几个月,店主要去外地发展,将商店转让了出去。

她再次失去了工作。

她没有被失业打倒,迅速调整心态,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她去批发市场批了些小物件,在大街上摆起了地摊。

这是她第一次做生意。

没有经验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招揽顾客,也不好意思大声吆喝。

一整天站下来,常常只能赚两三块钱。

可后来生意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却遭到了驱逐。

那些年,她换过很多工作,但每一分钱都花给了孩子。

1999年9月,女儿被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录取。

这一消息让她压抑多年的心,有了一丝安慰。

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公安局找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

看着女儿终于能够独立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的她,心中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开饭店,自己当老板!

正巧,她们小区附近有家名叫“味真香”的饭店因经营不善,对外转让。

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眼前一亮。

经过深思熟虑,她以2万元的价格盘下了这家亏损店面。

接手饭店后,她深知要想让饭店生意好起来,就必须作出改变。

她发现原来的饭店之所以经营不下去,是因为老板过于吝啬。

所做的菜分量明显不足,客人吃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来了。

于是,她“对症下药”,要求厨师加大菜量,多放些油盐,让菜品更加实惠可口。

同时,她还亲自参与到饭店的经营中,热情地招呼每一位顾客。

用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菜品的口味和质量。

葛淑珍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真诚和用心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和喜爱。

渐渐地,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她除了之前的两个厨师外,又连忙聘请了三名厨工和两名迎宾小姐。

随着生意的日益红火,她不仅还清了开店时的欠款,还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佩的百万富婆。

03

如今,她的饭店生意蒸蒸日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活招牌。

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她与赵本山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平和。

他们不再是夫妻,但却依然保持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那是一种对过去岁月的共同回忆,也是对彼此的一份尊重和祝福。

赵本山对她始终心怀愧疚,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能有个男人陪伴她到老。

更让人佩服的是,离婚这些年,她从未说过赵本山一句坏话。

她始终感激他在离婚时的慷慨,也理解他的选择。

赵玉芳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为一个独立、坚强、善良的人。她后来在本山艺术学院工作,如今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

如今,葛淑珍已经步入晚年,她依然忙碌在饭店里,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闲暇时光,她会和女儿、外孙相聚,共享天伦之乐。

葛淑珍的一生,是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一生。

她出生贫寒,遭遇丈夫成名后的离去,又经历了丧子之痛。

但她从未被命运打倒。

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0 阅读:13
笑看红尘多纷扰事

笑看红尘多纷扰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