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远门、背上行囊奔赴远方的时候,请记得在冰箱里放上一枚硬币。
这个举动,背后藏着大学问。
当你满心欢喜地踏上旅程,或因公出差忙碌于异地,或度假休闲沉醉在远方风光时。
家中无人,冰箱却仍在运行,万一遭遇停电,那冰箱里储存的食材可能就会坏掉。
等你归来,可能早已恢复了电力,打开冰箱准备做饭时,并没发现什么异常。
如果你是放了一枚硬币在冰箱里面,就如同有了一个“侦察兵”,它能不动声色地记录冰箱的“工作状态”,让你即便远在千里之外,回家也能知晓家中是否曾停过电,冰箱内的食物是否还健康安全,是不是很神奇?
网友@他说:去云南旅游了七天,买的肉放冰箱一周多了吧,今天拿出来解冻后一股臭味,后放几勺盐、花椒油按摩放高压锅煮熟,熟之后臭味更浓。
我不死心,切成小块,弄了一碗蒜末和辣椒放炒锅炒熟,炒焦,出炉之后我轻尝了一小块,肉还是臭的。
明明去旅游前买的新鲜的肉,买回来还吃过一顿,为什么放在冰箱冷冻还会臭?
后来才发现出门期间冰箱断电了两天,肉已经坏了变质了,但后面又来电了,肉又被重新冻得梆硬,你根本看不出来,等你吃了才知道有问题,因为你的肠胃不会演戏。
我家也是,有次出门,家里冰箱还有很多库存,土猪肉、海鱼、腊排骨等等,半个月后回家,看着都冻得结实,所以愣是没闻出有什么不对。
结果,那天晚上吃的就是冰箱内的猪肉和鱼,一家人没几个小时就是上吐下泻,去医院抽血化验后说是"肉毒杆菌中毒"。
后面,在网上被人科普,说在冰箱内放一枚硬币就知道你出门期间,冰箱有没有断过电了。
我发现,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自此,再没出现过问题,出门回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硬币怎么放?
具体操作:将一碗或一杯水放入冰箱中冷冻,待其完全凝固冻成了冰后,在冰上放置一枚硬币,并将这碗冰放在冷冻层顶部。
当外出归来后,只需打开冰箱看一下,就知道是否发生过断电的情况。
如果硬币还在冰面上,那就表示没有断过电。
若硬币在冰下,那就说明发生过断电,断电多久要看硬币的位置处在一个什么高度。
硬币要是越下,说明断电时间越长,硬币要是靠上,则说明断电的时间比较短。
如果看到硬币掉到杯子底部了,那就表示杯子里的冰已经全部融化了,停了很长时间的电了。
可能有人会质疑,现在还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吗?
当然有,比如以下这几种:
夏天片区电力超负荷,会短暂停电。
电路维修,这种一般都是上班时间。
电卡欠费,还有的小区会有物业给业主断电的情况。
这些,都会让你家冰箱里的鱼肉、牛排体验冰火两重天。
总结: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最靠谱的守护神往往是最土的办法。
不得不说,用硬币来检验有没有停电的这个办法,把复杂问题干成了小学生算术题,它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物理变化。
所以,下次收拾行李时,记得往冰箱的冷冻层放个硬币,在食品安全这事上,还是不要心大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