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爷是我爷爷亲兄弟。
我的爷爷弟兄五个,在这几个弟兄中间,唯独我二爷和爷爷走的最近,以至于下面的堂兄弟们关系都很好。
二爷和二奶奶结婚后,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儿子最小,我们都叫他小叔。
小叔是二爷唯一的男孩,从小娇惯的不成样子,自私且狭隘。
但是上天却又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那就是他的头脑特别聪明,书本上的知识一点就透,上课时睡着觉都能答对老师的问题。
为此,二爷和二奶奶高兴的不得了,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叔的身上,希望小叔有一天通过学习来光宗耀祖。

小叔也不负众望,小学的时候,学习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初中,科目一多,他就有些应付不过来,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也不算差。
在80年代的时候,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
那时候能考上中专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的事情。
二爷和二奶奶希望小叔能考上中专,要么进厂里做工人,要么进学校当老师,总之来说,这两样都是铁饭碗。
于是,初三中考填志愿时,小叔胸有成竹的在填上了“中师”二字。
中考放榜的时候,小叔却落榜了。
二爷和二奶奶在家里面整日唉声叹气,小叔躺倒床上不吃不喝。
我父亲比小叔大十来岁,当时已经结婚成家。
父亲问小叔:“你还想上学不?”
小叔说:“想。”
父亲说:“想复读还是想读高中?”
小叔说:“读高中吧。”
父亲说:“好,那你进了高中要努力学习,争取三年后考进大学。”
于是,父亲求爷爷告奶奶的开后门找关系把小叔“塞”到了我们县一中。
那时候的高中不像现在的高中严格,过去的高中,只要掏了钱,托了关系,就能进去,还能有一张高中毕业证。
就这样,小叔进入了高中学习。

三年之后,小叔参加第一次高考就落榜了,小叔不甘心,接着又复读了一年,小叔又落榜了。
这一下,小叔只能心服口服的回家了。
可是回家后的小叔,地里的活不想干,出去学手艺吧,又抹不开面子,整日在家里面睡大觉。
父亲知道后,又再一次找到了小叔,问小叔究竟是咋想的,小叔对他的未来也是一片茫然。
后来父亲说:“要不我找找人,让你回咱们村小学做代课老师吧,这样,你一边工作也可以一边学习,参加自考。”
小叔点头同意。
于是父亲又找到乡教办室和学校的校长,让小叔进入了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
校长鼓励小叔说:“好好干,还年轻着呢,等着转正吧,你还有希望呢。”
从此以后,小叔就安安稳稳的在村小学做起了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的工资都很低,一个月也就40多元钱,且常常还发不下来工资,这40多元钱压根就不够小叔一个人花的。
但是小叔一直希望能转正,所以做代课老师三四年下来,除了辛苦之外,也没挣到钱。
转眼间,小叔到了成家的年龄了,一开始,村里的媒人不断的给他提亲,小叔是相完这个又相那个。

可是转了一圈之后,仍然没有意中人,小叔一心想找一个公办老师,可是公办老师又看不上他,小叔却又看不上代课老师。
于是,小叔的婚事就高不成低不就的提溜着。
眼看小叔到了26岁的年龄了,成家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可把二爷和二奶奶急坏了。
最后,在二爷和二奶奶的强硬牵头下,小叔也无奈向命运妥协下,和隔壁村的一位姑娘结婚了。
姑娘也是高中毕业,只不过人家毕业后就跟着村里的一位裁剪师傅学起了裁缝。
姑娘高高的个子,身材很匀称,脸白白净净的,长得也很漂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也是对成家太挑剔耽搁年龄的主。
要问姑娘看上了小叔什么,大概两个人都是半斤对八两。
就这样,小叔就和姑娘成家了,就是我后来的小婶。
成家之后,小叔还是安安稳稳的在学校教学,小婶还是每天赶集去做她的裁缝。

由于小叔工资低,小婶每天赶集都能赚一些钱,这些钱,就是他们两口子的日常开支。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谁也不嫌弃谁,在此后的四年里,相继生下了两个一儿一女。
儿子最小,儿子刚生下来不到半年,小叔就转为了公办老师,工资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这下,小叔也终于扬眉吐气了。
小叔慢慢的,就对小婶发生了变化,开始嫌弃小婶没有学校的女老师知性优雅,开始嫌弃小婶的脸整日赶集晒的乌漆嘛黑的。
小叔除了在学校工作之外,来到家里面就像一个“地主”似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怜的小婶,白天出去挣钱,傍晚从集市上回来,小婶后背又背着孩子去地里干活,刚三十岁出头的小婶,老的比同龄人看上去都大十岁。
再后来,小叔的教学成绩突出,升任了我们镇小学的教导主任。
学校的老师多了,在一起难免会聊一些家务事,大家都互相打听另一方的伴侣是干什么的。
问到小叔的时候,小叔都不好意思回答,其中有几个知道小叔家庭情况的老师,就会快言快语的说小婶在家里面赶集做裁缝,在家里种地带孩子。
大家伙知道小婶的“工作”之后,都纷纷像小叔投去了不可思议的目光。

在他们看来,小叔长的文温而雅,三十多岁的年龄,展现出一个成熟且知识渊博的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找小婶这样的媳妇过日子的。
再后来,小叔就开始嫌弃小婶,小叔说小婶:“成天踩着你那破缝纫机干啥,你能不能干点别的?”
小婶就反问小叔:“我还能干啥,又得出去挣钱,又得收拾家种地带孩子,你如果养我,那我赶集做裁缝就不去了。”
小叔说:“你想的美,女人要自强自立。”
小婶看了小叔一眼,就没再说话。
还有一次,小婶赶集回来却发现早上走的时候把钥匙忘到了家里,于是急忙的到学校找小叔要钥匙。
小叔知道小婶过来了,一把把小婶从办公室拉出来,小叔小声的呵斥小婶说:“你能不能不要到学校找我?让别人看见不好看。”
小婶说:“我又不是外人,有啥不好看的。”
小叔说:“记住,以后千万不要来学校找我了,再找我,我给你急。”
从那以后,小婶知道了,原来小叔讨厌她是真的。

小婶在这个家里越来越沉默了,每天虽然按部就班的干活挣钱养孩子收拾家,但是明显感觉到她和小叔之间的话越来越少了。
有一年秋天,需要买化肥种庄稼,小婶开口给小叔要钱,小叔却不给,小叔说:“你也挣钱,给我要什么钱?”
小婶说:“你作为家里的一员,应该给的,再说了,我挣得钱都花到家里和孩子身上了。”
不管小婶怎么说,小叔就是不给钱,从那以后,小婶就提出了和小叔AA制。
小叔管着儿子,小婶管着女儿,小叔管着地里面的开支,小婶则管着家里面的油盐酱醋菜肉之类的。
每一年卖了麦子和秋天的玉米之后,所得到的几千元钱,也是两个人平分。
小婶的母亲看着小婶的日子过得如此的憋屈,就劝小婶离婚。
小婶说:“现在都40多岁了,还离婚干什么,他再有十来年也就退休了,我离开了这个家,退休金就好过别人了。”
就这样,两个人磕磕绊绊又生活了十几年,他们的一儿一女也长大了。
儿子后来考上了省城师范大学,四年后,又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出来后,签到了我们县一中教书。
小叔也曾经一度为他的儿子感到自豪。
可是好景不长,小叔的儿子再参加了工作之后,谈了一个私立初中的老师做女朋友。
小叔知道女方的工作后,立即发火了,在电话里冲儿子一顿乱骂:“你要找一个有正式工作的,最起码是重点本科的,两个人过日子才不会艰难,万一她的工作没了,你一个人挣钱养家很辛苦的,我和你妈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叔的儿子说:“爸,现在啥年月了,人只要有能力,到哪一碗饭吃,再说了,私立初中教学也不差啊。”
对于小叔儿子的恋爱,虽然小叔是想尽办法阻止,奈何小两口还是情投意合的结婚了。
而小叔的女儿,大专毕业以后,就在一家私人厂里找了一个会计的工作,小叔提起这个女儿也是连连的摇头。
后来女儿也是找了个厂里的普通工人结婚了。
小叔对女儿和儿子彻底失望了,他说以后不再和女儿还有儿子来往了。
小叔在村里扬言说他的退休工资高,以后老了不能动了就去养老院。

我的父亲说小叔,养老院伺候的再好,也不及老伴和儿女伺候,省下的钱还是为子女做打算吧,子女只要过得好,咱们也就把心放下吧。
农村的家里只剩下小叔和小婶两个人,小叔对小婶依然是指手画脚。
小叔总觉得他有退休工资,小婶离不开他,有时候小叔对小婶的话很难听,小婶也不吭声。
小婶说:“日子我就熬,熬到他不能动的那一天,他的退休工资都是我的。”
小叔退休后的五年后,因为一场脑溢血瘫痪到了床上。
躺倒床上的小叔不会说话,不会动弹,于是他颤颤巍巍的把社保卡、工资卡、银行卡都给了小婶。
小婶依然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别看小叔不会说话,有时候也会支支吾吾的对小婶发脾气。
小婶每次都说:“你再发脾气,我就把你推到沟里去。”

然后小叔就不敢吭声了。
小婶熬了一辈子,被小叔欺负了一辈,到小叔不能动的时候,她终于不再受小叔的气了,可她还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