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汉一位家长在城市留言板上的吐槽炸了锅——“建议取消家长护学岗!”短短几天,这条留言冲上热搜,评论区瞬间被全国家长的苦水淹没。从四川到山东,从贵州到福建,这场关于“校门口站岗”的拉锯战,早已演变成家校关系的年度大戏。

一、家长吐槽:自愿变“值班表”,谁给的勇气?
“说是自愿报名,结果班级群直接甩出一张排班表,不去怕孩子被穿小鞋!”济南一位双职工家长无奈请假执勤的经历,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在包头,有家长发现执勤表直接按学号轮岗;贵州遵义某小学甚至要求家长下午3点站岗,和上班时间“硬碰硬”。尽管各地教育局反复强调“非强制”,但现实中“被自愿”的戏码不断上演。

更让家长窝火的是专业性质疑。“我连自家娃过马路都盯不住,学校却让我指挥交通?”武汉家长直言,没培训的家长遇到突发情况根本无力应对。有网友爆料,部分家庭只能让老人顶班,60岁的爷爷颤巍巍举着引导旗的画面,看得人揪心。
二、学校喊冤:我们也难啊!
面对指责,校方同样满腹委屈。四川井研县教育局拿出红头文件:护学岗是公安部、教育部联合要求的“刚性任务”,警察+老师+保安+家长四方联动才能达标。厦门多所名校现身说法——双十中学海沧附校的“荧光马甲家长团”,确实让校门口剐蹭事故下降了70%。
“早高峰警力根本不够用!”某小学校长算了一笔账:全校2000名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0人维持秩序。如果全靠老师,最后一节课就得停摆;雇专业保安?财政拨款根本cover不住。家校群里,支持派家长也发声:“就当给孩子做榜样,半小时换孩子安全不值吗?”

当学校把“自愿”变成道德绑架,当教育局回应总在打太极,受伤的不仅是家长的时间精力,更是彼此信任的基础。正如网友神评:“我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但拒绝为形式主义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