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冬,新中国刚刚走过几个年头。
那时候,西藏已经和平解放了两年,但高原上的日子还是很苦。
驻扎在那里的几万军民,吃饭成了大问题。
国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组建一支特殊的运输队。
西北局接到任务后,马上开始行动。
他们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方收购了2万8千多头骆驼。
这些骆驼将成为运送物资的主力,每头骆驼,背上差不多150斤面粉。
那时候的进藏之路,可以说是千难万险。
高山、峡谷、荒漠,路途遥远不说,还常常遇到雪崩、泥石流、塌方。
这些自然灾害,随时可能要了人和骆驼的命。
赶骆驼的驼工们大多是普通农民,他们见得世面不多。
可心里装的,都是为国家出力的想法。
高原上气候恶劣,氧气稀薄,他们顶着高原反应,一步一步地赶着骆驼前进。
可惜的是,不是所有人和骆驼都能平安到达。
有些驼工和骆驼再也没能回来,永远留在了雪山。
他们用生命换来了运送物资的道路,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牺牲。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西藏运输总队的惨重损失,让许多人心痛不已。
时任西藏工委组织部长的慕生忠将军,看到这么多生命消逝在雪山中,心里很难过。
可是,驻扎在西藏的部队,还是需要粮食和物资啊。
这怎么办呢?
慕生忠将军绞尽脑汁,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康藏线这么难走,为什么不从西北开辟一条新的入藏公路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就觉得有戏。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慕生忠先后派出两批人马去探路。
他们用的是最简陋的交通工具——木轮大车和胶轮马车,目标是藏北重镇那曲。
那时候的西北地区,荒凉贫瘠,气候恶劣。
探路的人员顶着风沙,忍受着寒冷。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要翻越高山,穿越沙漠,还得提防各种危险。
这哪里是探路,简直就是在拿命换一条通道啊!
就这样,经过了50多天的艰苦奋战,探路人员终于从900公里外的黑河发来了好消息:
可以修筑公路!
这个消息,让慕生忠将军兴奋不已。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当时国家刚刚成立没几年,百废待兴,财政非常紧张。
中央,只能拨给30万元作为修路经费。
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除了钱,中央还调派了10名工兵、10辆十轮卡车,以及1200把铁锹、1200把十字镐和150公斤炸药等物资。
就是这么一点人力物力,却要去修建一条穿越高原的公路。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条件,人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7个月零4天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着一支弱小,却志气高昂的队伍,来到了格尔木河畔的荒原上。
这支队伍由19名干部和1200多名民工组成,他们背负着一个使命:
修建一条进藏公路。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筑路大军的装备简陋得让人心酸。
每个人的“武器”,只有一把铁锹和一把十字镐。
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先进技术,有的只是这群普通人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
慕生忠将军深知任务的艰巨,采取了精细的分工策略。
整条路线被划分成几个大段,大段又细分成小段。
六支队伍各自负责一段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时间要求。
这种严密的组织,让整个工程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修路的日子里,大家过得格外苦。
高原上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烈日炎炎,时而狂风暴雪。
缺氧、寒冷、饥饿成了每个人的日常。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他们却用双手在荒原上,一点点地开辟出一条生命线。
当雄草原上,工人们顶着高原反应,一铲一锹地填平坑洼;
羊八井石峡中,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硬是在岩石上凿出了一条通道。
每一寸路,都是用汗水,有时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
筑路队里唯一的工程师邓郁清,多年后仍记忆深刻:
“那时修路,不分军民,不分职务,都得干活。
18磅铁锤,每人一次抡80下,慕政委也不例外。
修桥时,干部和民工一起跳进水里打桥桩。见面握手,谁的手上没有老茧和血泡就不是好干部。”
就是这样一支装备简陋、条件艰苦的队伍,创造了一个奇迹。
1954年12月15日,整条公路全线贯通。
从开工到完工,仅用了7个月零4天。
这在世界公路建设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壮举。
这条公路的建成,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的开通,更是一个转折点。
结束了西藏地区,长期以来靠人力和牲畜运输的历史。
我们不走了!1955年,青藏公路刚刚通车不久。
一个重要的机构——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格尔木成立了。
慕生忠将军站在荒凉的大地上,对着他的同志们说了一句令人振奋的话:
“我们不走了,我们要当格尔木第一代居民!”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包含了多少壮志豪情啊!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能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实在是难能可贵。
他们放下了修路的工具,拿起了开荒农具。
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开荒种地、栽树,挖水渠。
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打制土坯,一块块垒起墙来。
屋顶没有现成的材料,就用红柳和芦苇搭建。
就这样,一座3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诞生了,这是格尔木市的第一座房子。
虽然简陋,却饱含希望。
1956年,格尔木迎来了几个重要的“第一”。
第一座砖窑建起来了,这意味着以后盖房子有了更好的材料。
第一个农场也建立了,当年就播种了30多亩地,收获了1万多斤青稞,好的地方亩产甚至达到了300斤。
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
有了砖窑,慕生忠又带领大家开始了新的尝试。
他们打土坯、烧青砖,终于在格尔木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房。
这座楼房虽然看起来很简陋,青砖白灰墙,没有什么装饰。
但在当时的格尔木,这可是了不起的建筑了。
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将军楼”。
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1960年11月,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格尔木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国家批准设立格尔木市。
格尔木从一个普通的地区,升为一座正式的城市。
建市之后,格尔木的地位迅速提升。
四千里的青藏线上,它成为仅次于西宁、拉萨的重要城市。
进入7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工程。
在这个背景下,大批军工企业,开始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迁移。
格尔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成为了这些企业迁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原本地广人稀的格尔木地区,逐渐变得熙熙攘攘。
特别是人民子弟兵,他们的人数在格尔木总人口中的占比接近50%。
这个现象,让格尔木获得了一个独特的称号——“兵城”。
今天的格尔木市,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与当年那片荒凉的土地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占地面积达11.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些小国家的面积。
曾经人迹罕至的地方。
如今有了22.31万常住人口,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社区。
2022年,格尔木地区的GDP达到了446.45亿元。
虽然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格尔木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这里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保持着高原地区的特色。
特别是油料和枸杞,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导农产品。
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格尔木还有一个独特的美誉——“炕锅美食之都”。
手抓羊肉、炕锅羊排等高原特色美食。
不仅是当地人的最爱,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说到格尔木的特色产品,不得不提到枸杞蜂蜜。
这种结合了高原两大特产的食品,已经成为格尔木的一张名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格尔木的枸杞出口量,连续十年位居青海省第一。
在交通方面,格尔木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它已经成为连接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十字型”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
这个曾经偏远的小镇。
如今,已经成为了西北地区交通网络关键一环。
回顾格尔木的发展历程。
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蜕变,更是整个中国西部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