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有些老人在子女家轮流养老,喜欢在儿子家说女婿的各种好,在女儿家说儿媳的各种善。这是老人想通过子女间的相互攀比,让子女比拼着对老人孝顺。
然而,现在人的认知提升,思维超前,老人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子女的孝心,反而弄得亲人之间失和,甚至兄弟反目,妯娌不和,母子离心,婆媳成仇。
深以为然!82岁母亲在我们兄妹三家轮流居住,到我家就唠叨,她在大哥家,大嫂如何贤惠,如何善待她;等到了大哥家居住,又时常跟大哥念叨,在两个女儿家,女婿如何好。
最初认为是母亲看到子女们的孝心,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母亲说的那样,而是母亲不会对子女正向表达对子女的爱和需求,想通过子女间的攀比,得到她想要的“温暖和关心”。
有人说这是老人在运用“三角测量”方法,让自己得到子女更多的爱和陪伴,是老人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更是老人为让子女们攀比着孝顺自己。
来自53岁曹静的自述,真实又无奈,有话直说,才是父母与子女间最好的沟通,正向表达才能大家都开心,否则,彼此相互猜忌,是亲人失和的根源。
我叫曹静,今年53岁,退休三年每月3900退休金,独生女已经工作还未成家。
老伴还有几年才能退休,我们这个年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日子难。
公婆跟我们居住同一小区,房子是租的,只为我们照顾他们方便。
母亲在我们兄妹三家轮流居住养老,每家四个月,到谁家,母亲的退休金就谁取。
平时母亲吃个药,闹个小毛病,在谁家谁负责就好,遇到住院,我们兄妹三个均摊。
母亲在我们兄妹三家轮流,从最初的磕磕碰碰,到现在大家都懂得明白她的语言。
那也是历经一番相互猜忌,彼此攀比,计较,才慢慢摸索出一套“老年人的语录”。
大哥今年60岁,也退休在家,身体不好,做过两次支架,嫂子还要帮侄女带娃。
母亲轮到大哥家居住,看到嫂子对侄女家的孩子上心,就会说些让我哥不舒服的话。
侄女跟我诉苦,说我母亲时常跟我哥说,在两个女儿家,女婿们是如何对她好。
说我姐夫每天都先给她盛饭,还给母亲打洗脚水,早晨起来先到我母亲的房间看看。
还说在我家,我家老伴是如何善待她,每天陪她在阳台唠嗑晒太阳,哄她开心。
侄女说我大哥也是个小老人,身体又不好,整天被母亲这些攀比话说的不厌其烦。
有次实在听不下去就怼了母亲一句:“你觉得谁比你儿子更孝顺,你就去找谁?”
母亲还觉得自己委屈,哭天抹泪地说我哥没孝心,不给子女做榜样。
嫂子夹在其中也为难,一边是侄女家的孩子,一边是“老小孩”的婆婆,谁也惹不起。
为难的是侄女,想着赶紧把孩子带走,让哥嫂腾出所有时间陪伴母亲,这也不行。
母亲还会说别人家的儿子是如何做的,说的多了,哥嫂也就有了怨气。
这是人性,老人想用“反人性”的逻辑拿捏子女,通过掌控子女的情绪,让自己得到好处。
老人对子女能为自己做什么,把控的门清,知道哪个子女能与自己共情,便跟谁诉苦。
母亲每次到我大姐家,就会跟大姐诉说在哥嫂家的不开心,说在我家的各种小心翼翼。
大姐跟母亲共情,火力大开,跟哥嫂折腾,说他们没有爱心,让我多些关注给母亲。
母亲知道我哥脾气好,有孝心,心思绵软,跟我哥那里撒个娇,希望得到更多的陪伴。
我哥稍微有些怠慢,母亲就会变着花样折腾我哥,直到我哥服软认错,母亲才有笑脸。
母亲对我是看脸色说话,她知道我不跟她共情,也不帮她说话,时常还“教育”她要知足。
我给母亲泡艾草洗脚,她就絮叨嫂子是如何做,不仅蹲下身子给她洗脚,还给她做按摩。
看我不搭理她,母亲接着说我大姐要是在,就会主动给她做那些事,从不用她开口说话。
我听烦了就怼母亲:“那以后就别泡脚了,更省事省心,你也不用坐在这里没完没了。”
母亲呵呵笑几声,说也就是说说而已,也没有真想让我帮忙洗脚,还说知道我腰不好。
看看,母亲心知肚明,内心跟明镜一般,啥都知道,也什么都清楚,哪有“老糊涂”一说。
不过就是想通过我们三个子女间的相互攀比,你追我赶地对母亲尽孝心。
也许,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孝顺自己的父母,所以,到了她自己,也只是延续。
时代不同,现在的子女不跟过去的一样,没人喜欢听父母这样的话,不再被她“摆弄”。
母亲内心不开心,不快乐,说自己老了,遭人嫌弃,被人厌烦,谁的错?
82岁的母亲,身体安康,子女孝顺,不缺吃喝,唯独少了爱好和正确的心态。
反观我公婆也是80岁的老人,他们对待子女就非常满足,谁去看望他们,都是感恩话语。
听着舒服,彼此都能拥有满满的幸福感,这是公婆对别人的期待少,懂得知足常乐。
人老了,降低对子女的期待,少些焦内耗,多看子女的好,说些温暖的话,幸福感就多。
不要期待子女能够特殊对待你,也不要期待子女能够把你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要在子女间说“挑拨离间”的话,激发子女间的攀比和算计,也不要期待子女感恩自己;
不要在子女跟前一遍又一遍地诉苦,追忆曾经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作为老人,在子女家轮流居住养老,用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态,过心甘情愿地余生。
期待越少,心理的分寸界限越清晰,就会越感觉幸福,得到子女的尊重和爱戴就越多。
千万不要在谁家居住,说其他子女的好处,那样,只会让子女对老人心生厌烦和嫌弃。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