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别的企业都是到其他国家投资,可是印度市场不一样,别的企业到印度投资,那就等同于被“割韭菜”,当初就有不少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栽了跟头,而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中企开始从印度撤离。

当然印度可不是只“收割”中国企业,不少欧洲企业,印度依旧没有放过,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撤离印度,本以为印度的收割行为会稍微收敛一点。
可没想到,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厉害了,而这次充当冤大头的就是韩国手机领域的巨头三星,那么这次双方究竟是怎么斡旋的呢?6.01亿美元的罚单又是因为什么?

印度这块市场可以说相当诱人,吸引着无数外资企业,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可不是瞎说的。
从华为、小米、vivo,再到OPPO,不少中国企业都在中国栽了跟头,就连欧美企业也毫不例外。

这不最近韩国三星又在这里被收割了吗?
三星当初在中国的工厂关闭之后,直接就把宝押在了印度,觉得印度市场可以让他们大展拳脚,发展起来,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的麻烦源源不断。

先说工人罢工,去年三星印度工厂的工人提出了三个压根无法满足的要求,分别是工资翻倍,每周只工作35个小时,厂里的职位可以继承!
这三个要求无疑是让三星顿感无语,要知道三星给出的工资已经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就这印度的工人依旧还是不满意。

每周只工作35个小时,一周七天,那算下来不就是一天只工作5个小时,甚至还想着把厂里的工作当成家族产业一般传承下去,这种幻想真是异想天开,如果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工作,谁不想干,三星还用费劲跑到印度吗?
在正常情况下,三星肯定是不可能答应这种毫无道理的要求的,可是印度的工人以罢工为理由,无奈之下,三星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只能被迫妥协,统一将工资在十年内逐渐提高到双倍,但是却拒绝了另外两项要求。

很显然,这并没有满足印度工人的需求,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和平,在今年三星印度工厂再次爆发了罢工,印度工人本以为再次以罢工要挟,三星还能够妥协。
但是他们这次错了,这次三星的态度非常强硬,表示宁可关厂也不会妥协,印度工人一看三星不吃这一套了,为了保住工作,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去工作了。

原本以为罢工风波就这样结束了,往后的日子会太平,很显然三星想错了,没过多久,印度官方突然出手,直接给三星开出了一张6.01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而印度方面给出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表示三星进口关键电信设备时逃税,面对这样的说辞,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三星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并且声称这些装备属于印度规定的“零关税产品”,压根就不存在什么逃税,而且三星还提交了四名专家的鉴定结果,结果都显示三星的所说的都是真实的。
可是印度方面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三星,根据路透社报道,印度税务部门认为,三星在2018年到2021年期间,从韩国和越南进口的射频电路,价值高达7.84亿美元,这些都是4G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但三星并没有缴纳任何关税。

所以,印度税务部门指控三星“故意向海关提交虚假文件”以便自身完成清关流程,面对这样的指控,三星也是做出了表示,声称这个零件并不具备收发器功能,所以不应该被征收关税。
其实三星已经不是第一个被印度这样搞的企业了,之前大众汽车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被印度官方要求补缴14亿美元的关税,还有起亚汽车也因错误分类汽车零部件被罚款约1.75亿美元。

看起来,印度对外资的监管越来越严,实际上还是想为自身谋好处,可是这样做,只会让更多的外企远离印度市场,到最后得不偿失。
印度市场的“蜜糖”与“陷阱”在国际社会上,印度政府总是表现出一副欢迎外资企业加入的姿态,但实际上,印度在背后的小算盘那不是一般的多。

印度政府利用复杂的规章制度和模糊的法律条款,经常对外资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印度政府总是先用花言巧语将外资企业骗进来,一旦外资企业进入到印度市场,那么印度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缠着你让你无法脱身。
随着三星天价罚单的事件一出,很快就引发了韩国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三星之前的投资可能就要打水漂了,但是也有人担心漫长的法律纠纷会让三星消耗精力,毕竟在印度打官司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同时三星事件也是给其他外资企业打了个样,希望其他企业在面对印度市场的诱惑时,擦亮眼睛,好好看看其中的风险,在做决策,不要等以身入局了,才知道退不回来了。
面对印度政府的步步紧逼,三星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要注意,在印度的复杂法律环境下,要想依靠法律赢下官司,恐怕还是有点难的。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三星事件都将成为外资企业在印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它提醒着所有企业,在印度市场,机遇与风险同在,谨慎行事才是上策。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合规问题日益复杂,三星事件为未来的跨国投资划定了一条新的风险边界,提醒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要注重合规经营。
文章信源海报新闻2025-03-29——海国志丨“外资坟场”再发威 印度追罚三星6.01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