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财险:初涉险途的挑战与机遇
比亚迪在汽车界那可是大名鼎鼎,2024年的它就像开了挂,在卖车这件事上那成绩简直惊艳。一口气售出了427万辆车,这销售数据就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把同行远远地甩在身后。可谁能想到呢,它在保险业务这块儿却遭遇了“滑铁卢”。
比亚迪财险,原名易安财险,早在2016年2月6日就获批开业了。2023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把它100%的股权收归囊中,就像把一颗潜力股紧紧握在手中。接着5月12日更名为比亚迪财险,到了2024年5月6日,又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开展了保险业务。它可是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0亿元,董事长周亚琳有着比亚迪集团的任职经历,可以说是比亚迪在保险领域的“嫡系部队”。
2024年5月开始业务后,比亚迪财险的业务拓展速度就像一阵旋风。自新能源车险“开张”不到一个月,保费就蹭蹭往上涨。第二季度车险签单保费就达到了0.67亿元,第三季度飙升至4.85亿元,第四季度更是达到了8.43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3.51亿元。这一路的高歌猛进,看起来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风光背后却藏着不少问题。比亚迪财险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卒,在关键指标上表现得相当“羞涩”。2024年,它总共亏损了1.69亿元,特别是四季度亏损0.81亿元,几乎占了全年亏损的一半。再看看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1%,综合赔付率达到233.92%,这跟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像人保财险这种行业内的“大佬”,2024年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6.4%,机动车辆险综合赔付率只有71.2%。
在用户这儿呢,比亚迪财险也没收获什么好名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吐槽。有的说比亚迪财险官方客服不专业,保费比其他平台还高,走保险后官方打款慢得像蜗牛。甚至有一位海鸥车主表示:“比亚迪售后都不建议买比亚迪财险,觉得相比其他保险,它太不成熟了。”
那为什么比亚迪财险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怀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比亚迪财险作为新进入保险行业的“选手”,在系统建设、人才招聘和渠道拓展等方面都得砸钱,这运营成本可不就上去了。虽然有比亚迪这个强大的靠山,但要把车辆数据转化为精准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模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这也影响到了赔付率的控制。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也是乱象丛生。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像吹气球一样涨,投保还困难重重。据新华社报道,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63%,就算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还是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同时,保险公司们在新能源车保险这块儿却亏得一塌糊涂。由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可承保亏损却达到57亿元,还一直在亏损的路上走着。这是为啥呢?保险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高维修成本和零部件更换成本,再加上电池老化带来的风险增加,这才是导致亏损的罪魁祸首。
为了拯救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这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发布的,旨在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投保窗口,保险公司不得拒保。可奇怪的是,比亚迪财险没出现在首批名单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文中也对比亚迪财险和整个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比亚迪财险现在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它承保的大多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比亚迪自家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出险率较高。而且维修成本高,保费却不能完全浮动,不能真正反映被保险车辆的风险。比亚迪新能源车在网约车市场是个“主力军”,但很多是以家用汽车投保,这就容易造成风险错配。另外,比亚迪财险是新公司,初期在渠道建设、技术开发、团队扩张等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抬高了综合费用率,又缺乏历史数据积累,保费定价不准,赔付成本无法被保费收入覆盖。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新成立的做车险业务的公司,首年亏损基本是躲不掉的。比亚迪财险2023年才收购易安财险,24年5月才能在8个省份和地区开展车险业务,业务体量小得像个“小虾米”,规模效应还没影呢。而且当下整个新能源车险行业出险率和赔付率双高的问题,也拖了比亚迪财险的后腿。按照行业平均情况,财险公司想要盈利,一般得等上3 - 5年的时间。
不过呢,虽然比亚迪财险现在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随着相关技术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比亚迪财险也许能在未来的保险江湖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真正实现盈利,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