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我国的“救命粮”,如今中国很少见,为何美国却疯狂种植?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0-03 13:48:4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高粱,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中国北方人来说,绝对不陌生。放眼过去,红彤彤的高粱穗子在田间随风摇曳,那可是几代人过日子的“救命粮”。特别是在华北大地,高粱曾经是广袤土地上的主角,撑起了无数家庭的温饱。

然而,眼下再去乡村走一走,别说大片高粱地了,连稀稀拉拉的高粱苗都不容易找到。反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竟然悄然兴起了种植高粱的热潮。你说这事儿奇怪不?中国曾经的粮食作物,如今在美国风靡一时,背后的原因还真值得琢磨琢磨。

高粱曾经的辉煌岁月

高粱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考古学家就发现了高粱的炭化遗物,证明中国人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高粱了。

高粱的种子小,却特别抗旱耐瘠薄,是非常适合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尤其在华北、东北等地区,高粱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

要是你往上翻历史,发现明清时期,高粱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粮食作物,甚至取代了一部分麦类和水稻的地位。

在明朝的正德年间,河北一带的直隶地区高粱种植就已经见诸史料,到了清朝末年,山东、河北一带高粱的种植面积已经非常庞大。那会儿高粱地被称作“青纱帐”,农民们夏天忙着锄地,秋天等着收获。

一进秋天,晒好的高粱杆子可以用来盖屋顶,而高粱粒子则磨成面做成各种粗粮食品。在那样的年代,粗粮可不是难吃的代名词,高粱窝头、高粱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饭菜。

不仅是粮食,高粱还是战争中的“好伙伴”。抗战时期,敌后游击队经常在高粱地里隐蔽穿梭,那一片片青纱帐成了抗日的战斗阵地。

高粱的杆子又高又密,几乎可以遮住人的身影,游击队员们穿梭其中,鬼子追到青纱帐里,经常无功而返。这些高粱地不仅养活了当时的百姓,也为抗战提供了天然的掩护,成为那段历史里最独特的风景之一。

可惜,这一片青纱帐的岁月没能一直延续下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粱这样粗粮逐渐被稻米、小麦等主粮所取代。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许多曾经种满高粱的田地也被用于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到了今天,你要想在农村的田野里找到大片高粱地,还真是不容易了。

高粱在现代中国的境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饮食文化的转变,高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饮食。以前吃高粱饭、高粱窝头,那是家常便饭,如今高粱却越来越少见,成了一种“怀旧”粮食。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很多年轻人甚至连高粱长什么样子都不太清楚。

可话说回来,虽然高粱已经不再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角,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如今,高粱的主要用途早已从粮食转向了酿酒业。

中国的白酒,尤其是那些高端名酒,许多都需要用高粱作为酿造原料。茅台、五粮液这些大牌白酒,少不了高粱的身影。可以说,高粱如今在中国的地位虽然没有了过去那种“救命粮”的角色,但却成了高档酒桌上的“隐形英雄”。

不过,随着白酒市场的火爆,高粱需求量的增加,国内的高粱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也是中国高粱从过去的主粮,变成如今主要靠进口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高粱进口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在2014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与此相对的是,国内高粱的种植面积却在逐年减少。1963年,中国的高粱种植面积还曾高达671万公顷,但到了2008年,已经锐减至49万公顷。

奇怪的是,当中国的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开始了种植高粱的热潮。尤其是在20世纪末,美国的高粱种植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粱生产国和出口国。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美国为什么要种那么多高粱呢?

要知道,高粱可不是美国人的传统粮食。其实,美国种高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吃,而是因为高粱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特别适合在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地区种植。

在那些干旱少雨的地方,高粱比玉米、大豆更有优势,它耐旱、耐热,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因此成为了美国农民们的重要选择。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高粱并不是拿来当主粮吃的,它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动物饲料。美国的畜牧业发达,养殖业对高能量饲料的需求量非常大,而高粱恰恰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喂养牛羊的农作物。

除此之外,高粱还可以用于制造乙醇燃料,这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一部分。你想想,这么多牛羊等着吃,车子也在等着加油,高粱的市场自然不愁了。

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反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减少种植高粱,美国却开始大量种植呢?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农业从过去以粮食作物为主,逐渐向经济作物转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们更愿意种植收益更高的作物,比如水果、蔬菜、花卉等。毕竟高粱的市场需求有限,种高粱的经济效益远不如其他作物。

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种地的人少了,像高粱这样劳动密集型的作物自然不再受青睐。

其次,美国的农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了高粱种植的增长。美国有着广袤的农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再加上美国政府对能源作物的支持,高粱种植自然成为了美国农民的一个不错选择。

而且,美国的高粱出口非常依赖中国市场。数据显示,美国高粱出口的70%以上都销往了中国。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稍有缓和后,中国对美国高粱的进口量更是迅猛增长。

虽然中国国内高粱的种植面积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粱从中国人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相反,随着酿酒行业的需求增加,进口高粱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一部分。而美国,作为全球高粱的主要生产国,也在通过出口赚取丰厚的利润。

从过去的“救命粮”,到如今的“酿酒原料”,高粱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和美国在高粱上的这场农业“逆转”,背后不仅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更是全球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

未来,高粱还会在中美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许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结语

高粱,这个曾经无数中国家庭的口粮,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变迁。今天,它仍然在默默发挥着作用,只是从田间地头走到了酒厂和餐桌。

而美国高粱的种植热潮,则是全球市场供需的缩影。未来如何,高粱的命运,也许会随着全球市场和气候的变化而再次发生转变。虽然如今的中国人很少再把高粱当作主粮,但它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

全球高粱主产国市场概况及种植周期分析 未来智库 2022/09/19

0 阅读:169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