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某天,129师先遣队即将进入五台,师长刘伯承忽而把警卫员小王叫到跟前,说是有一项任务想交给他。小王看着神情严肃的长官与政委、参谋长等领导,心底涌现一股紧张。
刘伯承见他如此,笑了笑,问:“小王,你以前一直是警卫战士,徐向前副指导你也熟悉,他如今正在同阎锡山谈判,我们都挺想念他,你说是不是?”
一头雾水的小王下意识点点头,不明白师长用意何在。刘伯承也不为难他,说了几句勉励的话,话锋一转,续言道:
“你知道,五台是徐副指导的故乡,毛主席指示我们一定要去看看他的父母,给他们老人家捎点钱,慰问一下。现在敌人又来了,这片土地的老百姓均遭了殃,我们更应该去看看。小王,我们决定把这个极具意义的任务交给你,你代表129师、代表中央和毛主席、代表八路军去看看徐家人。”
小王听罢,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生出无限壮志,他当即许诺一定完成这项任务。
01,少年时代:母亲的教导和艰难的岁月1901年,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台一座贫穷村落。他的父亲叫徐懋淮,曾考中晚清秀才,以教书为生,常年在外奔波赚钱,养家糊口;他的母亲唤赵金銮,不识字,一辈子都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于家中打理家务、照顾儿女。
徐家早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祖上有3兄弟,从洪洞迁居五台,传了一代又一代,积累大量家财和土地。等到了徐向前祖父,家境开始走向衰落。
他的祖父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重振家业,未想事与愿违,非但没有赚回大笔身家,反倒赔光了本钱,自此一蹶不振。
徐向前祖父病故时,徐家只剩几十亩薄田,一家人的希望全部压在13岁的徐懋淮肩膀上,叫他苦不堪言。
徐向前的祖母是个有眼见的老妇人,硬是咬牙坚持送徐懋淮到娘家读书,令他得以考中秀才。但家境的败落,使得徐懋淮没能继续学业,被迫离开故土到外地谋求生计。
徐向前有兄弟姐妹4人,从小便跟在母亲身后参加劳动。艰苦的岁月,锻炼了徐向前的坚韧心志,也让他学会了很多实用技能。
徐向前的大姐叫先月,二姐唤春月,均未读过书,与母亲一样,整日在乡下操持农务,是赵金銮的最佳帮手。
徐向前的大哥徐受谦因是长子,颇受父母倚重,小小年纪即到外面学习,懂得很多知识,可回到家,他一样必须遵循赵金銮的“规矩”,放下身段下田干活。
小妹占月与哥哥姐姐的年纪差距有点儿大,等她长成,兄姐早就离家,她亦没能逃脱徐家孩子少年时的“惯例”。
在徐向前的记忆里,他从7、8岁起就要参与家务劳动,像是捡拾粪便和柴火、挖野菜采摘树叶等等,基本都是他的活计。
赵金銮很严厉,会明确规定一个数额,徐家孩子若是没能完成,就不准吃饭。冬季寒冷,赵金銮亦不会纵容小孩偷懒,要求他们必须外出完成自己的“工作”。
幸而徐向前从小就是一个胆大聪明的小孩,哪怕在外遇到什么危险,他也能凭借机智及时应对。
某一次,徐向前与兄长走在归家途中,忽然发现庄稼地里有一道叼着小猪仔的影子飞快跑过。苍茫月色下,徐向前和哥哥一时间无法分清那到底是狗还是狼,但为了农户财产,还是勇敢追了上去。
跑出一段距离,野狼察觉身后小孩,嚣张地转身同他们对峙起来。看清“敌人真身”的徐向前亦没有慌张,机敏地闪身躲过攻击,迅速拿起石头和树枝狠狠追打野狼,竟真的吓跑野狼,“救”回小猪仔。
兄弟二人松了一口气,抱起小猪仔归还邻里,留下一段“狼口夺食”的传说。
少年坎坷的经历促使徐向前迅速成长,他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别人会借着饭前那段时间休息或玩耍,徐向前则全部用作学习。每次吃饭,赵金銮都要喊几次徐向前的名字,才能把他从“学海”中叫出来。
1919年,18岁的徐向前考入山西国民速成班。2年后,学业有成的他到小学当教员,皆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校方辞退。
1924年,徐向前背井离乡远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的他几乎再无回家的机会。
他的妹妹占月后来告诉哥哥,母亲赵金銮每一次思念儿子的时候,总会默默注视着徐向前昔年亲手编织的竹篮悄悄落泪,令人感伤不已。
02,久别故土:归来的游子与久别的亲人1925年,学成毕业的徐向前加入讨伐陈炯明的东征队伍,随军从广州到了山东。但由于岳维峻失利,不幸落入晋军之手,导致徐向前的队伍无人指挥,被迫撤离到河北、山西等地,陷入混乱局面,许多士兵借机逃跑。
徐向前见状,与老乡孔兆林等人商议一番,结伴自原平离开部队,回到故土五台小住了10天。
10天后,徐向前同年迈的父母道别,再一次踏上革命路途,千里迢迢赶赴武汉,并在1927年加入中共组织,开启属于他的一生传奇。
那是徐向前此生第一次回家探亲,彼时的他完全没有想到,此一别即是他同母亲赵金銮的诀别。
因战火蔓延,局势纷乱,离家的徐向前就如一滴掉入大海的水珠,瞬间融入汪洋,与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络。
他不知道双亲怎样,父母也不晓得徐向前是不是仍活在世上。直至1937年,阔别故土12年的徐向前才跟着周总理、彭德怀回到了山西与阎锡山谈判。
忙碌间隙,得知徐向前乃五台人的周总理提出让徐向前抽空回家看看的建议,徐向前害怕耽误工作,婉言拒绝。
周总理笑笑,劝说徐向前:“你放心,你回家也能工作,五台的战略位置非常关键,是我军下一步准备开展游击战争的基地,你走一趟,扩大扩大党组织的影响,为将来工作提前准备。”
正巧在旁的彭德怀亦说:“你和家人多年没见,总不能让人觉得共产党没有人情吧?”
话罢,他叫人拿来60块大洋交给徐向前,叮嘱他一定要给父母买点儿东西。徐向前见实在推脱不掉,只得答应下来。
那年中秋节前三天,徐向前第二次走上回家的路。很凑巧,行至半路他即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眼底瞬间涌现湿润,急忙追上去,喊道:“爸爸,我是象谦。”
老人闻声,停下步伐回头张望,怔怔看了徐向前半晌,颤颤巍巍地握住他的胳膊,泪流满面。跟着徐向前的警卫员迅速拿过老人肩膀上的口袋,徐向前搀住父亲,问他家里可好、母亲怎样?
徐懋淮沉默一瞬,语气沉重地回答:“她早两年过世了。”
徐向前愣住,又碍于正在路中央,无法询问详情,遂强忍悲恸,继续与父亲归家。
他回来的消息传播很快,等他和徐懋淮走到徐家门口,他的姐姐、女儿等人就已等在那里。大家恍如隔世,未语凝噎。
不久,村子里曾同徐向前熟悉的亲戚、同学纷纷赶到徐家,徐向前一扫听闻母亲故去的黯然,打起精神招呼亲朋,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好奇问徐向前:“听说你当了红头发、蓝眼睛的什么匪,是真的吗?”
在场之人全部放声大笑,徐向前摇摇头,反问她:“那您还来瞧我?不怕我吃了您?”
徐向前的姑姑早听说徐向前当了“大官”,一双眼睛从进屋起便未从徐向前身上挪开过。
她仔细打量侄子的穿着,心疼地拉过他的手,问徐向前:“银存啊!别人说你当了大官,姑姑怎么看不像啊,你瞧瞧你的衣服,单薄得很,冬天肯定会冷,你等着,姑姑给你做条棉裤啊!”
徐向前拒绝:“我怕您做不起呀。”
姑姑“瞪”了徐向前一眼:“我再穷,一条棉裤的钱还是有的。”
徐向前解释:“姑姑,我们是八路军,有好几万人,我们都穿一样的,要做就一起做,怎能只我一个人穿暖?”
姑姑这才明白他的苦心,叹息着拍拍侄子的肩膀,不再言语。
徐向前在家住了3天,未忘周总理和彭德怀的话,一边与家人叙旧,一边积极召开各界集会,向民众和各界人士介绍我党方针,增加故土人民抗日的决心,并招收了大量前来参军的青年人,其中即包括徐向前的两个外甥。
除此外,徐向前也从父亲的口中得知母亲故去的真相,原来徐向前离开后,阎锡山经常派人到徐家讨要徐向前的下落,徐家人说不出来,他便叫人抢夺徐家的财产,砸坏徐家的家当。
几次下来,心性极高的赵金銮愈加恼怒,又无力抵抗,竟一气之下含恨九泉,徒留徐懋淮一人苦苦挣扎,支撑生计。
在徐向前归来前,徐懋淮对他的怨言非常大,甚至不肯听中共和国民党的“故事”。
03,老父埋怨:父亲的怨言同老人的挽留警卫员小王听从刘伯承吩咐,到徐家探望是在徐向前第二次回家前。他和同伴拿着600块大洋,一路翻山越岭,艰难抵达徐家所在村子。
不料徐懋淮一听他们是徐向前的部下,立刻起身骂道:“我家那个不争气的东西,自从10多年前离家,就音讯全无,是死是活,家里也不知道……真是作孽啊!”
小王生怕他气出个好歹,急忙安抚他:“您别气,别气,坐下来,咱们慢慢说。”
等到徐懋淮重新落座,小王才拿出组织给予的慰问金递给徐懋淮,告诉他那是上级给予他的一点点心意。
谁知,小王不过提了一句“中共组织”,徐懋淮的怒气又上来了。他一把扔掉桌上茶碗,蓦然大哭起来。
小王吓懵了,他的同伴高声喊道:“老先生您别怕,现在徐副指导正和阎锡山谈判呢,阎锡山以后不会再来欺负你们啦!说不定还会派人向您道歉呢。”
小王补充:“对对对,组织知道你们受苦了,所以派了八路军来保护你们,打走日本人。”
似乎疲惫到极点的徐懋淮闻声,摆摆手冲他们说:“你们走吧,你们走,我不想听你们讲那些个事儿。”
小王和同伴无奈,只得暂时离开徐家,回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待到徐向前回了家,了解了徐家往事的刘伯承等人又找到小王,叫他们再去探望一次徐懋淮。
小王有点儿踟蹰,刘伯承笑着安慰他别怕,说徐向前已经回过家,同徐老丈解释清楚了,他不会再针对八路军和他们了。
小王依然忐忑,但还是遵循上级命令,重归徐家。路途中,他们偶遇一队日军,奋力抵抗还击,牺牲了两名战士。到了徐家,徐懋淮的态度果然和蔼不少。
他亲自邀请小王等人入屋落座,看着他们祭拜赵金銮,又主动与他们说起先前的事情。徐懋淮告诉小王,他上次见小王穿军装,以为是南京来人,骂了他们很对不起。
小王不好意思笑笑,把600块大洋交给徐懋淮。徐懋淮很感动,说前几日徐向前带回来的钱尚未花光,并请小王等人代他向组织领导问好,感谢他们的关心。
临别前,徐懋淮再三挽留小王等人,小王以有任务在身婉拒了他。同年10月初,徐向前率军第三次回到五台,驻守在阳白、郭家寨等村庄。
期间,他不只与阎锡山合作展开统一抗日战线,指导了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战斗,而且积极号召蒋坊村青年参军,组成了一支“瓦匠连”,大大调动了附近村寨青壮年的抗日热情。
离开前,他把“瓦匠连”改称“游击队”,叮嘱他们勿要辜负组织和人民的信任,务必要灵活机动、坚持战斗到最后。
那一天,徐向前带着战友汪乃贵等人又回家看了看。徐懋淮特地准备一顿美味的农家饭招待他们,汪乃贵等人非常喜欢,不顾徐向前阻拦,执意“狂吃”。不想徐向前确实言之有理,吃多了的几个人一出村子即觉腹疼难忍。
徐向前笑他们:“就和打仗一样,看到敌人绝不可眼馋啊!”
走出家门时,徐向前向徐懋淮保证,他肯定会再抽空回家探望老父亲。
后来,日军急速占领太原,山西面临沦陷。刘伯承特地派人安葬了一直停灵在家的徐向前母亲,并把徐懋淮送到山中寺庙,由专人照顾。
不久,徐懋淮在寺庙病故,没能见到儿子徐向前最后一面。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