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被骂滚出主持界,言语惹祸的董倩到底得罪了谁?

雪花落说古韵 2024-11-09 21:22:44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说实话谁能想到,一句看似普通的提问,竟然让德高望重的张伯礼院士在镜头前落泪。

2020年初武汉疫情期间,这位72岁的老院士被董倩一个简单的问题击中泪点:"您是1月27日到达武汉的吗?"

这样的场景在董倩25年的主持生涯中并不罕见,从"央视一姐"到被骂"滚出主持界",她的"毒舌"提问为什么总能戳中受访者的心?

而她的初衷真的是为了"找茬"吗?

说到董倩的"灵魂拷问",就不得不提那个让整个新闻圈都炸开锅的采访现场。

2019年的春天四川凉山的大火吞噬了31个年轻的生命,这个数字让全国人民都揪心不已。

最小的消防战士才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

或许是为了挖掘更深层的真相,又或许是想还原当时的情景,董倩坐在幸存者对面,开启了她标志性的"连环炮"式提问。

"你和战友的感情有多深?"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却像一把尖刀直插心窝。

"当时为什么没能救他?"第二枪瞄准了幸存者最脆弱的内心。

"你会感到愧疚吗?"最后一击彻底击垮了这个坚强的汉子。

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2015年天津塘沽爆炸事故后的那场采访。

面对浑身还带着烟火气的独生子消防员,董倩扔出了一个"炸弹"级的问题:"如果你出了意外,父母该怎么办?"

台上的硬汉瞬间泪如雨下,只能无力地说:"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就连采访体育界"铁娘子"郎平时,董倩也是秉承着她一贯的风格。

"作为美国队主教练,对战中国队是什么感受?"这样的灵魂拷问,让郎平也不得不正视内心最深处的矛盾。

这些尖锐的问题,就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每一刀都刺在受访者最敏感的神经上。

有人说她缺乏同理心,有人骂她冷血无情,一时间"央视毒舌"的帽子就这么扣在了她头上。

网上的口诛笔伐此起彼伏,"滚出主持界"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要说董倩为啥这么"毒舌",还得从她的求学经历说起。

谁能想到这位让无数受访者落泪的"央视一姐",其实是个地道的北京姑娘。

1971年出生的她,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女,却没有沾染上"小公主"的娇气。

在父母严格的教育下,董倩成了一枚学霸,最后凭实力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别提有多牛了这在当时可是让街坊邻居都羡慕不已的事儿。

然而高材生的光环并没能让她在央视混得风生水起。

1995年刚走出象牙塔的董倩,稀里糊涂地通过了央视的招聘考试。

这个历史系高材生,就这么成了《焦点访谈》国际组的小编辑。

说实话这段时间的日子可不好过。

没有新闻专业的功底,没有职场经验董倩就像个"睡睡鸭"一样,只能在办公室里默默看着同事们忙碌。

工作中频频犯错的她,没少挨领导的批评,那种自信满满的高材生光环瞬间就被打碎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菜"到不行的妹子,骨子里竟然有一股"不服就干"的劲儿。

她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恶补新闻知识,硬是要跟这个行业死磕到底。

一年后她就华丽转身成了《东方之子》的外景记者。

随后像开了挂一样,她主持的节目一个比一个重量级:《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新闻1+1》。

1999年她还参与了澳门回归的直播,这在当时可是个重磅任务。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的"门外汉",居然拿下了新闻界的"奥斯卡"——第五届"金话筒奖"。

从菜鸟到大神的转变,董倩整整用了七年时间,这期间的辛酸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七年的蜕变不仅让董倩收获了"金话筒",更让她对新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最近她在新书《懂得》中首次剖析了自己的采访风格。

"每次步步紧逼的背后,其实都有说不出的不忍。"这句话让人看到了"毒舌"主持人柔软的一面。

要说她是个冷血的人,那可真是太冤枉她了。

在她看来采访最重要的就是真诚,要让受访者感受到你是真心想了解他们的故事。

就好比你跟多年的老友倾诉,有些话可能会扎心,但你知道对方是为你好。

董倩的采访就是要用这种"扎心"的方式,撕开表象直击本质。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故事。

有趣的是这位"尖锐"的主持人在形象上却出人意料的朴素。

在央视那些光鲜亮丽的主持人中,她总是以素面朝天的样子出现。

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华丽的衣着,仿佛在告诉大家:我的专业不靠外表来证明。

25年来她就是用这种不加修饰的本色,在新闻圈杀出了一条血路。

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让她问到泪奔的会是谁。

但你一定知道她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藏着一个追求真相的倔强灵魂。

或许这就是她能在争议声中依然坚持的原因。

因为她深知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不是去讨好所有人,而是用理性的力量去探寻真相。

当然这种坚持的代价就是,她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的质疑和非议。

从承受质疑到直面争议,董倩在新闻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再回首那个让张伯礼院士落泪的瞬间,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来思考。

那一滴眼泪背后,是一位72岁老人逆行武汉时的决心与担当。

如果不是董倩的"灵魂拷问",我们可能永远看不到这样真实而动人的一面。

这不就是新闻人追求的意义所在吗?

有人说她不懂得照顾受访者的情绪,可真相本身不就应该有它锋利的一面吗?

就像一把手术刀,它可能会让人疼痛,但目的是为了治愈。

董倩的采访风格,就像是在温情脉脉的新闻圈里,注入了一股清醒剂。

她用尖锐的问题撕开温情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事件最本质的一面。

"不忍却必须"这四个字道出了每个认真做新闻的人心中的纠结。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同理心的时代,我们是不是把新闻变得太"温柔"了?

当媒体都在努力避免伤害时,谁又来捍卫真相的尊严?

董倩的争议某种程度上也是新闻人的困境:到底是选择做一个"好人",还是坚持做一个"真实"的记者?

或许答案就在那些争议的采访画面中。

当尖锐的问题戳中泪点时,我们不仅看到了真相,也触摸到了人性最柔软的部分。

这难道不正是新闻应该有的温度吗?

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董倩的"毒舌"提问时,也许不必急着批评。

因为在新闻的世界里,真相和温度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14
雪花落说古韵

雪花落说古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