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喊出全民智驾,宋PLUS遇上零跑C11,谁智驾更好?

慕启明说汽车 2025-02-22 22:24:34

7.88万,比亚迪海鸥配上了“高阶智驾”,一时间“科技平权”成了热门话题。这价格,这配置,确实吸引人。但冷静下来想想,这所谓的“高阶智驾”,真的有那么“高阶”吗?我们真的理解“高阶智驾”的真正含义吗?这背后,是不是又是一个新的“营销陷阱”?

先说说比亚迪这次的“天神之眼”。宋PLUS DM-i智驾版,价格亲民,高速和快速路上确实能实现一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如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听着挺高级,但实际体验如何呢?很多人买车,主要还是在城市里开。上了高速,这些功能确实能省点事,但下了高速,回到拥堵的城市道路,这些功能还能派上用场吗?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我们需要的“高阶智驾”,究竟是什么?仅仅是高速公路上的“解放双手”,还是真正能够应对复杂城市路况的全场景智能驾驶?

目前来看,比亚迪的“高阶智驾”更像是一种“入门级”的体验,它让你感受到了智能驾驶的便利,但也仅限于特定场景。而真正的“高阶智驾”,需要更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得有好的显卡、CPU,才能流畅运行大型游戏。智能驾驶也是同理,没有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硬件的支持,很多功能就无法实现,或者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举个例子,零跑C11,价格和宋PLUS DM-i智驾版差不多,但它配备了激光雷达和Orin-X智驾芯片。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它能在城市道路上实现更多更复杂的智能驾驶功能,比如跟随前车起步、自适应弯道巡航、窄道辅助等。这些功能,才是真正能够解决城市驾驶痛点的关键所在。

再来说说OTA升级。现在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比手机还快,“常用常新”成了很多车主的心愿。但没有强大的硬件基础,OTA升级也就是个噱头。想象一下,你的手机配置很低,即使系统不断更新,你也玩不了最新的游戏,对吧?汽车也是一样,没有足够的硬件冗余,后续的OTA升级就很难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零跑C11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它预留了足够的硬件空间,为未来的OTA升级打下了基础。比如,它计划在2025年实现城快和高快NAP全国覆盖,并在第二季度推出城区高阶智驾免费OTA。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平权”,不仅让消费者用上智能驾驶,更要让消费者持续享受到最新的技术成果。

对比之下,比亚迪的“科技平权”更像是一种“尝鲜版”,它让你体验到了智能驾驶的皮毛,但距离真正的“高阶智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比亚迪的举动并非毫无意义,它至少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智能驾驶,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智能驾驶才能称得上“高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感知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比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越多、越先进,感知能力就越强,就能更准确地识别周围环境,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其次,是决策能力。这需要强大的计算平台和先进的算法。就好比人的大脑,它需要处理各种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智能驾驶也是一样,它需要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判断路况、预测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最后,是执行能力。这指的是车辆的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刹车、加速等。决策再好,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是白搭。因此,高阶智驾需要车辆具备精准、快速的执行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高阶智驾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地图数据的精度、网络连接的稳定性、人机交互的友好性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目前,市面上很多车型都宣称自己拥有“高阶智驾”功能,但实际体验却参差不齐。有些车型只能在特定场景下实现部分功能,有些车型则存在各种bug,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搭载率达到36.9%,预计2025年将超过50%。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阶智驾”已经普及。L2级辅助驾驶仅仅是智能驾驶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高阶智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真正的“高阶智驾”,应该能够在更多场景下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比如在城市道路、复杂路况下,甚至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都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车企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提供更先进的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商需要开发更智能的算法;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智能驾驶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阶智驾”最终会成为现实,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体验。 而消费者在选择智能驾驶车型时,也应该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营销噱头所迷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车型。 不要只看价格和配置,更要关注技术实力和用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平权”带来的红利。

0 阅读:4
慕启明说汽车

慕启明说汽车

慕启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