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小哥出生在70年代,童年在山东一个特别偏僻的山村度过。村子三面环山,只有一处进出通车的道路,三县交界。那时的农村,生活很穷,信息闭塞,娱乐贫乏,人们都特别的单纯朴实,甚至有些愚昧。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农药、化肥、现代化工具,耕种以小麦、玉米、地瓜、高粱为主,亩产很低,勉强温饱。那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公社、大队都有明文规定,一年除了几天“开山”的日子,大家可以上山收拾些草木树叶回家作为一年用来做饭的烧柴,其余日子全都封山,有专门人看守,谁也不许随便上山拾柴、挖药、打猎等。
这样一来,山上的乔灌草木长得就十分茂盛,什么刺槐、棉槐、栎树、柿树、臭椿、荆条、山枣、君迁子、胡颓子、蛇莓、茅草、接骨草等等,如此环境,当然为动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里面栖息着山狸、狗獾、野兔、狐狸、黄鼠狼、长虫、猫头鹰、啄木鸟、乌鸦、山鸡等等。
那时候农村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用一个瓶子里面装上煤油,再用黄表纸搓成一根芯子纫进一根筷子粗细的空心铁管里,下端放进煤油瓶里。黄表纸灯芯能把煤油吸引上去,用火一点就亮了。不过家家为了省油,无不尽量把灯芯露的很短,这样火苗就很小很小,所谓“一灯如豆”,十分形象。
我的童年夜晚就是在这种昏黑的场景中度过,如今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即便这样,各家为了省油,大都早早吹灯睡觉,或者在黑暗中说话。黑暗让人恐惧,加之那时符合孩子的话题太少了,而大人们谈论的话题又大都是鬼呀怪呀的东西,这使我的童年不无恐惧,夜里是万万不敢走路的,哪怕到院子里解手也提心吊胆。为了不去经历那心惊肉跳的体验,我经常咬牙狠憋着,但往往睡梦中就尿了炕,为此没少挨大人的巴掌。
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忽然听说山上来了狼,是从外县那边过来的,好像在那边吃了个小孩。消息一传出,全村的孩子吓坏了,大人们也警觉起来。到了傍晚,父母总是早早关门,而且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经验,严肃告诉我,夜里出去解手若感到肩上毛茸茸的,一定不要回头。因为那是狼把两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上,一回头就会被咬住脖颈子(咽喉),非死不可。
听了这话,一连几天我没敢到院子里小解,结果尿了好几次炕。有天晚上,我不知吃了什么东西,肚子咕噜噜直响,抑制不住就要腹泻。这个可不能排在炕上,我告诉了母亲一声,硬着头皮来到院子里,上了猪圈的小矮墙……那是月初,新月如蛾眉,光华微弱,地下周围黑乎乎的。我心中十分害怕,越害怕越排泄不出来,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就在这时,我忽然觉得两只肩膀有毛茸茸的感觉,刚要回头,蓦地想到父母的嘱咐,顿时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忍不住嚎叫一声……屋里父亲听到我不成人声的嚎叫,嗬嗬大吼着猛冲出来。我就见眼前一花,一团虚影顺着院子里的草垛上了墙头,然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当时吓傻了,浑身一直哆嗦不停,上下牙不受控制地直碰……
至今我也不确定那到底是不是狼,但那晚的惊吓绝对让我终生难忘。各位亲,你们有没有什么童年留下的阴影,说说看,也让探花小哥心里平衡一下,哈哈哈哈——好,探花小哥今天就为大家奉献这样一个故事:七十年代农村真有狼!夜晚解手若感到肩上毛茸茸的,千万不要回头……得,我的头发又竖了起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