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春秋是如何开局的?这还得从周平王说起。周平王,姓姬,名宜臼,是周幽王与申后的儿子。原本,申后姓姜,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申后生下姬宜臼之后,姬宜臼也被立为了太子。可是,随着申后的色衰爱弛,周幽王后来遇见了一个绝色女子褒姒,周幽王为了表示对褒姒的独宠,于是就打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于是,周幽王一不做二不休,罢黜了申后的王后之位,废除了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立他与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原本以为这个单纯的天子家事,不会对天下大势有所影响,但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一骚操作,让西周几百年的王朝地位轰然崩塌。姬宜臼逃到申国,将周幽王的所作所为告诉了申侯,申侯怒不可遏,于是联合鄫国、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没有坚持多久,镐京被攻陷,周幽王被杀死,褒姒被掳走。申国、鲁国、许国等诸侯国拥立前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继位伊始,犬戎依然不断侵袭周王室,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侵袭,在秦国、郑国、晋国等诸侯国的护送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在周平王继位的同时,诸侯虢公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周天子,是为周携王。就这样“两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二十一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于是率兵讨伐周携王,就这样,周王朝重新进入了大一统时代,而此时,东周的格局基本稳定。
经过二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周平王深知王室式微,需要励精图治、逐步强大。在东周刚建立的这几十年,秦国开始收拢岐山以西的地带,奋发图强;晋国开始内乱。然而,当初护送平王东迁中的郑国,郑桓公在维护周幽王的战争中牺牲,又加上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所以为了弥补和拉拢郑氏,周平王将郑武公封为卿士。郑武公雄才大略,国势日盛,这让周平王略有不安。然而,周平王执政26年后,一代雄主郑武公溘然长逝,年仅13岁的郑庄公继位,这让周平王的忌惮之心略有松懈。
可能世人都认为周平王软弱可欺,那恐怕是你想多了。相传,当年姬宜臼的太子之位被废,周幽王派人将姬宜臼关进大牢,并给旁边放一只老虎,原本是希望姬宜臼丧生于老虎之口,谁曾料到,姬宜臼一声大喝,竟然把一只猛虎吓得趴在地上。当然,这也许有演义虚构的成分,但也不得不说,姬宜臼本身就不是一个平凡之人。而东周开国之初,长达二十来年的“二王并立”,为什么晋文侯要讨好周平王,而不是周携王呢?这也说明,周平王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尤其是权谋之术和帝王之术,是值得称道的。
郑庄公继位后,与亲弟弟进行了长达22年的内耗,直到姬段叛乱,郑庄公一举平叛,终于结束了内乱,自此之后,郑庄公霸气侧漏,这让周平王开始惴惴不安。于是,周平王开始想要撤掉郑庄公卿士的位置,想要启用西虢国虢君,这就是《左传》所说的“王贰于虢”。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件事让郑庄公知道了,于是郑庄公跑到周王室问周平王,周幽王被犬戎攻打时,郑庄公的爷爷拼死守护,以身殉国,郑庄公的亲爹等人拼死护送平王东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郑庄公目前并无过错,为啥要撤掉他的卿士职位?这就是《左传》说的“郑伯怨王”。
郑庄公这么一通“诉苦”,周平王一时语塞,因为这是实情,的确搞得周平王自觉理亏,不好交代。但是这个问题既然出现了,那么该怎么安抚郑庄公呢?周平王想出了一个权谋之术,那就是“王子互质”。《左传》里说的是“周郑交质”,没有说这事是谁起的头,但后世大多数人认为这是郑庄公起的头。但通过后面郑庄公的言行,应该不是郑庄公起的头。之所以要提出“周郑互质”,实乃是周平王的帝王术,因为这一招的确可以让郑庄公陷入两难,郑庄公答应了,这就从道义上把郑庄公架在火上烤,如果郑庄公不答应,他也会想办法让他答应,总之,君王权谋,没有那么简单。
周郑互质的开始,标志着郑庄公与周天子之间的恩怨情仇拉开了序幕。然而,周郑互质刚刚开始,旋即结束。因为这一年,执政了五十一年的周平王去世,郑庄公与周王室的姬黑肩护送王室太子姬狐返回王都准备继位,然而,姬狐因一路过度哀伤,回朝后没多久就病死了。于是,周平王的孙子,前太子姬洩父的儿子继承王位,史称周桓王。
姬黑肩也就是周桓公,他多次劝周桓王要礼遇郑庄公,采用怀柔政策拉拢郑庄公,这样以实现周王室的兴盛,但是,周桓王不听劝阻,多次打压郑庄公,导致周郑关系恶化。郑国的大臣祭足,想出了一个出气的主意,也就是《左传》里说的“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什么意思呢?就是四月份的时候,祭足率军收割了周王室在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周王室的稻谷,史称“周郑交恶”。而周桓王与郑庄公之间的这个事情,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那就是“言不由衷”。
随着郑国越发强大,周王室越发不安,终于在郑庄公三十七年夏季,周郑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周桓王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国政,郑庄公也因此不再朝觐周天子。于是,同年秋季,周桓王率领周军以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组成五国联军,并御驾亲征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展开大战。为了自救,郑庄公不得已反击,结果,郑庄公的手下将领祝聃发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自此,周王室的颜面被拉下神坛。
其实,从一开始,郑国与周王室实际上是兄弟情深,而且郑国对于当初的东周王室也是有恩的,但是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依然没有能够找到强大王室的方法,再加上前太子姬洩父的英年早逝,后太子姬狐的突然病逝,让能力一般的姬林继位,让王室的尊严一落千丈,春秋所谓的“礼坏乐崩”自此打响。但后世对周郑恩怨,大多都是谴责郑庄公,还有人称郑庄公为“春秋首恶”,实则有失公允,周郑恩怨,实际上是周王室不懂帝王术造成的,郑庄公也是受害者。
对于周天子与郑庄公的恩怨情仇,真可谓是一部权谋史、一把辛酸泪,既可怜,又可叹。可怜的是,周平王最具才能的太子姬洩父英年早逝,后来补替的太子姬狐却又没来得及继位就病逝了,孙子姬林这个人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而辅佐他的姬黑肩,虽然是周公旦的后裔,却没有周公旦的实力与才华,又加上姬林的志大才疏和夜郎自大,直接将周天子的威严跌落神坛。可叹的是,郑庄公原本与周王室是族兄,而且他父亲和爷爷都是周王室的大功臣,王室不害怕晋国、秦国、齐国、楚国这几个占地面积是郑国好几倍的大国,却偏偏与郑国不对付,郑庄公被动还击,还落人话饼,最终让周天子被动跌落神坛,你说不可怜、不可叹吗?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