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一直很火爆。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团购了云南游,在与平台客服沟通出行事宜时,多问了一句:“有记者证是不是有优惠,免门票?”
没想到对方马上来电核实自己的身份,确认后建议不要跟团了,说这种旅游团肯定经不起推敲,他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怕丢了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0b1b217232917d403d1a1b5d8bc75ad.jpg)
“我们没办法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
询问是否因为门票优惠问题不接待记者时,客服人员强调,是有些景点的导游本身不愿接待记者,这属于行规。
“导游都不敢收这种,万一随便路上拍两张照,这种有点不好办,最好就不要去了。”
“公司有规定,记者这些职业摆在这里,导游可能不接。虽然是纯玩团,但是难免行程中会到一些景区里有购物。记者拍出来后这个东西都说不清了。万一他过来就是为了搞点新闻,这就不好说。”
旅游团会带游客进购物店,因为担心此类行为被记者曝光或被律师拿合同说事,所以对这两个职业的游客加以限制。
主要就是担心这些特定职业的人“挑刺”,比如律师有特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判断出所做的事情合法还是不合法。记者有媒体资源,存在媒体报道的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e75e243b422e141dd210613ef1d724c.jpg)
客服人员建议,报名跟团的时候,不提自己是记者就可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就不要说是记者了。因为公司那边的话,基本上是不收这种敏感行业的游客,比如说有的像律师之类的,也不会收。”
早在2017年,就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或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相关平台进行了整改,曾有旅行社因此被处罚。
2017年春节假期前,携程网上有一些“特价旅游团”设置了许多门槛,对消费者的地域、年龄、团体性别组成都有规定。一些项目甚至禁止记者、律师、旅游业从业人员参团。
对此云南省文旅厅则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现象,建议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旅游产品。
律师表示设置条件限制记者、律师或导游参团不合法。《旅游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未对旅游者或消费者的群体予以限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c19e6b8fcec92f35bcd6ac113cf5413.jpg)
旅行社经常会在团购产品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对个别类型的群体进行差别对待,这种现象在整个行业中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律师和记者熟悉法律和舆论,以及处理问题的黄金法则,因此能够轻易识别旅行社的猫腻,并做出合理安排。
旅行社对消费群体区别对待,不仅涉及地域歧视和职业歧视,破坏了市场秩序,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让记者、律师参加旅行团,原因不言则明——怕被挑刺。这是购物团的“潜规则”。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非常幼稚。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就不会有人挑刺吗?
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可以拍摄留证据,不只是记者、律师,还有很多网友在面对不平之事时,都将相关事情通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说到底,旅游业的乱象,并不是记者或者律师惹的祸。,不收“敏感行业”客户,这样的做法并非治本之策。你能防住记者、律师,但能防住有正义感的普通游客吗?
对各大旅行社来说,最好的做法并不是限制记者或律师参团,而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相关操作是否合理?如若能确保所有的行为规范合法,确保旅行服务的质量,又何惧被人挑刺?
老爷爷
又是云南,所以说全面抵制云南旅游才是游客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