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年,忽必烈在跟同宗阿里不哥的内战中胜出,自称为蒙古大汗。但西北蒙古诸王均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察合台汗国起初支持忽必烈,但在金帐汗国的武力胁迫下也转而反对忽必烈。
伊尔汗国旗帜
忽必烈
而窝阔台大汗的后人海都在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支持下成立了窝阔台汗国。然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三国在中亚怛罗斯城会盟。三大汗国瓜分中亚,并坚决拥护蒙古传统,相当于将忽必烈从黄金家族正统当中给开除出去。
当时其他汗国和国家普遍认同阿里不哥
然后在忽必烈眼里这三国又是叛乱者,《元史》里都把他们算成“西北诸王之乱”,实际上西北诸王势力加一起都比他大,所以看上去蒙古的叛乱者的忽必烈。
不过统一中国的元朝也不是完全处于被孤立状态,统治大半个中东的伊尔汗国就跟元朝关系就铁得很。
伊尔汗国领土包含今天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部分巴基斯坦、俄罗斯、阿富汗。伊尔汗国鼎盛时期,罗姆苏丹国(土耳其前身)、格鲁吉亚王国、亚美尼亚王国和东罗马帝国向其称臣。
伊尔汗国
在忽必烈刚刚取得大汗位置时,伊尔汗国创立者旭烈兀就选择支持忽必烈,《草原帝国》评价伊尔汗国第二代可汗阿八哈仅认为是忽必烈的副手。
基本上伊尔汗国每代可汗都接受元朝名义上的册封。伊尔汗国的伊尔就意味着 “臣属”。直到1289年时,伊尔汗国可汗阿鲁浑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时都强调忽必烈汗是自己的宗主,令忽必烈的名声响彻西欧,甚至连欧洲最西端的英格兰都知道忽必烈。
阿鲁浑
阿鲁浑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国书,用古蒙古文书写
腓力四世
出自《草原帝国》
出自《蒙古帝国》
伊尔汗国支持元朝不止是名义上的,还有付出了实际行动。蒙元平定南宋战争中,对坚城襄阳久攻不下。事情直到1273年出现了转机,色目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为元军打造了重型攻城器材——回回炮,元军就用色目人打造的回回炮攻破了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襄阳。
伊尔汗国的波斯人或阿拉伯人为蒙古发明的回回炮
阿老瓦丁是今天伊拉克摩苏尔人,亦思马因是今天阿富汗赫拉特人。这两个地方当时属于伊尔汗国统治,这两位色目人也正都是伊尔汗国人,是当时伊尔可汗阿八哈派来帮助忽必烈攻取襄阳的。
《新元史》:世祖至元八年,(忽必烈)遣使徵炮匠于宗王阿八哈,以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应诏。首造火炮置于五门前,帝命试之,各赐衣段。
《新元史》:阿老瓦丁,西域木发里(摩苏尔)人…命阿老瓦丁往,破潭州、静江等路。十五年,授管军总管。十七年,入觐,赐钞五千贯。十八年,屯田南京。二十二年,改元帅府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以阿老瓦不为副万户。
《元史》:亦思马因,别马里斯丹(赫拉特)人。人大兵攻襄阳。亦思因置炮于城东南隅。机发,声震天地。守将吕文焕惧,以城降。授回回炮手总管,佩虎符。
元军在襄阳之战获胜的关键回回炮技术是由伊尔汗国提供,而不是西方编造的马可.波罗献炮故事。不然怎么叫回回炮呢?“回回”正是指昔日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地区,即当时伊尔汗国。
除了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伊尔汗国还派出了许多大臣万里奔赴中国帮助元朝皇室。最著名的当属忽必烈的丞相伯颜。伯颜是伊尔汗国人,但不是当地民族,也就是非色目人。伯颜是出生于波斯境内的蒙古族,但却他不信仰伊斯兰教,而是信聂斯脱里教(基督教的一个教派)。
《元史》:伯颜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
伯颜这位出生于波斯的蒙古人为忽必烈乃至元朝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最大的一件莫属统率大军征服南宋。他击溃了南宋百万大军,攻入宋都临安,俘虏了宋恭帝。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近五百年的大分裂时代,使得中国再次统一。
元朝宰相伯颜就是伊尔汗国蒙古人
当时汉族人姚枢对伯颜迅速征服南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伯颜济江,兵不逾时,西起蜀川,东薄海隅,降城三十,户逾百万,自古平南,未有如此之神捷者。”
尤其是“自古平南,未有如此之神捷者。”这句称赞伯颜历代北方政权征服江南,如西晋灭吴,隋灭南陈,宋灭南唐都不如伯颜灭南宋,姚枢侧面想说明伊尔汗国人伯颜战绩强于杜预、杨素、曹彬。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问为何伊尔汗国坚定的支持所在中国的元朝,甚至派来不少人才协助元朝灭宋,而不像其他汗国那样反对元朝呢?
有人会说因为元世祖忽必烈和伊尔创立者旭烈兀都是拖雷的儿子,所以关系亲近。不像术赤、察合台家族那样排斥忽必烈。但忽必烈的竞争对手阿里不哥也是拖雷的儿子,和旭烈兀也是亲兄弟呀,但金帐汗国等汗国却支持阿里不哥。很显然伊尔汗国和元朝关系亲近原因与君王都是拖雷家族无关。
笔者分析伊尔汗国和元朝关系亲密有以下原因;首先忽必烈拿地盘换取旭烈兀的支持。要知道旭烈兀西征的性质和拔都西征是不一样的,窝阔台汗规定这次西征打下的地盘都归拔都,同样随拔都西征的蒙哥、贵由等宗室不参与战后分封。
而蒙哥当大汗时规定旭烈兀西征打下的地盘是算蒙古本部的。也就是归蒙哥自己所有,所以旭烈兀攻下巴格达后,将城内财宝大部分都运到远东,上交给蒙哥。蒙哥时期旭烈兀只是臣子,而不是像拔都那样的藩王,就像当时忽必烈那样。
旭烈兀西征
1259年,蒙哥因染疾病逝于征战途中后,黄金家族陷入内战,也就是开头提到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争。当时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拉拢过旭烈兀,但当时旭烈兀选择的是中立,有说法旭烈兀其实更偏向阿里不哥些,毕竟阿里不哥是黄金家族大多数人推举出来的大汗。
《元史》:戊午秋,宪宗伐宋,由西蜀以入,已未夏,驻合州之钓鱼山,军中大疫,咸议班议。
《续资治通鉴》:(蒙哥)自因顿兵日久,得疾而死。
旭烈兀并未在第一时间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夺取汗位后,为了换取旭烈兀的承认,所以许诺蒙哥时期旭烈兀打下的地盘归他自己所有,这才有了伊尔汗国,旭烈兀这才开始支持忽必烈的,说到底是两人利益所驱。
旭烈兀(中间端坐者)
其次,有句话叫远交近攻。早在蒙哥执政时期,金帐汗国的别儿哥就看旭烈兀不爽了,蒙哥病逝后。别儿哥就率军南下打旭烈兀,从而开始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的百年战争,上面提到察合台汗国也是亲金帐汗国的,察合台和伊尔汗国也没少打。伊尔北面是金帐,东边是察合台,伊尔汗国已经腹背受敌了。所以没必要再得罪元朝了,于是伊尔每代可汗远交近攻,保持和元朝良好关系。
旭烈兀的死敌金帐可汗别儿哥
第三,忽必烈不但前任大汗蒙哥的地盘波斯划给了旭烈兀,还把自己的地盘大半个河南划给旭烈兀当封地。算上之前窝阔台大汗赐予旭烈兀的河中、陕西、部分西藏封地,旭烈兀乃至伊尔汗国在中国境内的封地共有三处,封地内所有税收和人口都归伊尔汗国,而不归元朝。除了赏赐封地元朝每年还给伊尔汗国一百锭银子,段三百匹。
《元史》:睿宗子旭烈大王位: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彰德路二万五千五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九百二十九户,计丝二千二百一斤。
《新元史》:太宗二年,旭烈兀伐宋,拔安丰。赐河中、陕西诸路为分地。
*太宗指的元太宗,即窝阔台汗。
《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1239年,萨迦联系了王子阔瑞,帕木竹巴和雅桑噶举两派向王子旭烈兀投诚。
也就是伊尔汗国疆域其实还包含部分中国。言归正传,伊尔汗国亲近元朝说到底是利益所需。
和元朝关系最铁伊尔汗国是几大汗国中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至于原因,事实已经证明,伊尔汗国对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可是按着打,金帐可汗别儿哥因为与伊尔汗国交战失败而气死,另个金帐统治者那海眼睛被伊尔军队射瞎。至于元朝,连察合台汗国都打不过,元朝最初是有南疆的,因跟察合台交战失利而被夺取。
伊尔击败金帐,出自《伊尔汗国史》
伊尔击败金帐,出自《伊尔汗国史》
伊尔击败察合台,出自《伊尔汗国史》
元朝不敌察合台汗国
元朝不敌察合台汗国
但蒙古四大汗国中最早灭亡的也是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是小汗国),在14世纪中叶就亡于内部分裂。主要原因有伊尔汗国穷兵黩武,不光是与金帐、察合台战争,对抗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代价最大,历代伊尔可汗亲征马穆鲁克皆惨败而归。
蒙古骑兵(右)对抗马穆鲁克(左)
比如1271年在土耳其境内的埃尔比斯坦,马穆鲁克第二次歼灭了伊尔大军,蒙古族士兵尸体就留下7000具,都堆积如山了,阿八哈看到这一场景忍不住当场气哭了。
《新元史》:比拔而斯自将攻罗马,阿八哈遣图古斯、倭而洛克图、杜丹三将统十一队以援之。罗马之配而斡乃亦以兵从。配而斡乃,译言宰相也。遇于阿白拉斯丁城,比拔而斯先登陷阵,图古司、倭而洛克图皆战没,兵士死者六千七百馀人。配而斡乃潜通埃及,遣使贺捷。比拔而斯不敢久留,即班师。阿八哈闻兵败,自将大军继至。比抵罗马,则埃及人己先一月去矣。经阿白拉斯城,见尸骸山积,大哭。
*罗马指的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今天土耳其
1281年,阿八哈集结八万大军(其中五万蒙古族,三万各国盟军)在叙利亚境内的霍姆斯草原与马穆鲁克决战,伊尔汗国又一次兵败,八万大军全军覆没。
出自《伊尔汗国史》
霍姆斯惨败后,忽必烈的好侄儿阿八哈直接气死,享年48岁。
《新元史》:敌兵追至希姆斯城下。待后军不至,侦之,则中、左两军俱溃,亟退,埃及人逐于后,渡哀甫拉特河,多溺死,有逃入沙漠者亦暍死。阿八哈自为后援,未及渡河,而前军败,亦退。
十九年,归至哈马丹,愤恚而卒,年四十八。
*希姆斯指霍姆斯,霍姆斯其实是草原,而非城池。
马穆鲁克王朝(绿色)和伊尔汗国(黄色)对峙
定居西亚的蒙古族数量原本有二十万人,这些蒙古族大部分都倒在了和马穆鲁克的战斗中。伊尔汗国靠蒙古立国,与马穆鲁克接连作战失败直接导致伊尔汗国衰亡。
出自《伊尔汗国史》
出自《伊尔汗国史》
蒙古军惨败于马穆鲁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昔日的巴比伦、阿卡德、亚述、赫梯、吕底、波斯等上古文明都在伊尔汗国版图之内,尽管这些古文明已不存在,但已经影响了后来的西亚乃至整个地中海,以当时蒙古人那套落后的体制无法支配西亚这片古老而又文明土地,就像元朝蒙古人无非汉化那样,即使不发动与马穆鲁克的战争也会走向衰亡。
诞生诸多文明的新月沃地
参考书目《元史》
《新元史》
《续资治通鉴》
《草原帝国》
《蒙古帝国》
中亚民族大学《蒙古族古代战争史》
徐良利著《伊尔汗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