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娱乐圈楷模百岁于洋,曾受周总理赞赏,75岁痛失导演儿子

幻梅看历史 2023-03-30 23:40: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演艺界,老艺术家们是演员们的楷模和标杆,他们经历了许多风雨,他们的付出和成就也是让人敬仰的。老艺术家于洋是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他以出色的演技和精湛的表演技巧,主演了多部经典影片,荣获多个大奖,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璀璨之星。

然而,对于像于洋这样的老艺术家,他们在当下娱乐圈中却意外地被人们遗忘和忽略。与此同时,当代娱乐圈中却流行着追逐权利和利益的文化,不乏所谓的小鲜肉却缺乏实力和品味。这种现象让人不禁反思,娱乐圈真的只应追求年轻和外表吗?还是应该更加注重演艺的真正内涵和实力?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娱乐圈的现状和人们对于演艺的态度。

一:早年经历

1930年,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袁隆平、郭兰英、严肃、朱旭等知名人士先后出生了,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磨炼意志,发扬才华,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伟人,普通而又不凡,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展现出人性的力量和美好的一面。

而于洋便同这些伟人出生在同一年代,他家庭十分贫穷,六岁时便失去了父亲,那时的他太小了,只记得父亲的模糊面容。哥哥离家参军后,他和母亲一起度过了艰苦的生活。

不久,他们所在的家乡又遭受了淮河水灾,为了生存,母亲带着三个儿子开始流浪,一路北上到了吉林长春。这是一个乱世,作为初来乍到的孤儿寡母,他们遭受了很多的欺凌和嘲笑。幸好绝境逢生,母亲在一户大户人家里找到了一份佣人工作。

尽管生活仍然很困难,但为了让于洋接受教育,母亲用勤劳和节俭攒下了一些钱,使于洋有机会接受小学教育。

1945年,由于局势动荡动荡,敏锐的母亲决定北上寻找新的生计,而由于安全问题和种种原因,15岁的于洋被留在了长春。

没了母亲,于洋只能自力更生寻找赚钱机会,在偶然的机会下,于洋得知有一部儿童电影正在选临时演员,虽然他没有任何演艺经验,但他所住的房子就在电影厂旁边,因为他对电影的制作有所了解,加上经济上的困难,于洋决定去试镜。

不知道是天赋还是绝境求生爆发的实力,于洋顺利通过了试镜,并被分配了工作。于洋一拿到工资,便决定立马动身北上寻找母亲,凭借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团聚的执着,于洋在那个没有通讯设备的时代成功找到了母亲。

这也是于洋新人生的开端,他受到哥哥的影响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士兵,在面对苦难的生活时比同龄人显得更成熟。在部队期间,他住在东北农村老乡家中,每天清晨帮着老乡打扫院子、挑水,还帮他们洗澡、换衣服,获得了部队的一致认可。

于洋当时已经长成了一个标志的小伙子,一双浓眉大眼配上高大的身材,被组织安排去了电影社工作,这也意味着他迈入了电影生涯的第一步。

二:演艺生涯遇见爱情

1948年,于洋终于重新参加电影拍摄,成为一位英姿勃发的小伙子。不久,于洋在老战友伊琳导演的电影《留下他打老蒋》中扮演了“连长”角色。这部电影受到了广泛欢迎,于洋也因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在电影事业刚刚起步时,于洋也找到了人生的伴侣,让他的电影事业和人生都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初遇是在电影《卫国保家》拍摄期间,于洋在片场遇到了杨静,一位名叫德勒格尔玛的蒙古族姑娘,他对这位年轻的女演员心生好感。杨静和于洋同龄,1946年毕业于沈阳同善堂助产士学校,随后进入东北军政大学深造。当时,于洋正在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男主角电影,而杨静也是第一次扮演女主角。

俩人在合作中交流越来越多,随着长时间相处,俩人发现彼此志同道合,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但那个年代的青年男女都比较单纯,不善于表达感情,一直没有捅破纱窗纸。

直到在冬夜的一个晚上,于洋和杨静扶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地面结冰,杨静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在地,眼疾手快的于洋一把抱住了杨静才避免了这个事故,俩人也因此打破了最后的僵局,陷入恋情。

于洋在跟杨静恋爱后,了解了杨静更多的事情,发现杨静同样是个苦命人,甚至比自己还要凄惨,杨静父母双亡,从小跟哥哥相依为命,知道此事后,于洋更加爱惜杨静,俩人也更加惺惺相惜。

尽管当时的单位不允许员工谈恋爱,于洋和杨静还是将彼此的感情埋在心底。直到他们共同出演的电影《卫国保家》公映后,这部电影的反响很大,杨静甚至登上了《大众电影》封面,在这之后公众才开始关注这对可爱的情侣。

功成名就后,于洋和杨静终于认定了彼此,并于1953年结为了夫妻。他们的婚礼上,许多像梁音、陈强这样在影坛上享有盛誉的人物都参加了。夫妻俩在婚后迎来了两个孩子:女儿于静江和儿子于晓阳。

在那个时代,他们两人在电影界的合作异彩纷呈。他们用努力和才华,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波折,但他们的相互支持和信任使他们度过了一生的起起伏伏,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

三:夫妻携手共进

1955年,于洋和他的妻子杨静一起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表演训练班。在这里,于洋表现得异常出色,成为了众人注目的焦点。

年轻有为的他,在班上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随时为同学们策划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他不仅保卫厂区站岗、巡逻,还组织了一场场热闹的舞会,甚至亲手杀猪准备食堂烧烤。似乎他总觉得自己手头有做不完的事情。因此,那时的外国专家曾评价他:“于洋就像是一艘大船,大海船就应该扬帆破浪。所以他从此有了一个新的绰号——“于大船”。

在长影的日子让于洋充满激情,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时用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描述:“那时,生活充实火热,大家都有着做主人翁的感觉。”

毕业后,于洋首次出演电影《英雄虎胆》。导演严寄洲说,于洋一双明亮机灵的眼睛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他曾当过侦查兵,在表演中能深刻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洋在片中饰演曾泰,因其深入人心的表演,成为该角色的最佳演员。为了一段与王晓棠跳交际舞的戏份,于洋甚至和香港的专家学习了伦巴舞蹈。

电影《虎胆英雄》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于洋成为名人,被亲切地称为“曾科长”。他开始收到汹涌而来的影迷信件,每天收到四五十封,其中不少是女性观众对于于洋热情火热的欣赏之情。据说一位来自天津的影迷已经看了《虎胆英雄》226遍,这足以说明于洋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了。

然而,这些信件并没有让于洋的妻子杨静感到不快或者妒忌,她完全信任丈夫的人品,也很高兴于洋取得了成功。有时候,夫妻俩还会在电影中合作出色,比如在《生活的浪花》这部电影中,他们一同出演了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

于洋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表现,于1961年荣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他在演艺生涯中,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并能对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的诠释。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他都表现出正直刚毅、充满朝气蓬勃的性格,呈现出奔放的热情和不被任何困难所打败的能力。于洋所塑造的角色,总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被誉为中国电影行业的一面旗帜。

而杨静同样也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尤其是她在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中,一人分饰孪生兄妹,成为国内话剧界的一大轰动。凭着杰出的表演,杨静还荣膺全国第3届文代会代表的称号,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女演员之一。

1962年,杨静被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担任办公室主任,此后的日子里,她开始了行政工作的生涯,渐渐地淡出了影视剧的拍摄工作。就在这个时期,她的丈夫于洋还在长春忙碌往返。杨静在北京带着两个孩子,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大小事,生活异常艰苦。

于洋为了事业一年到头都会参演很多电影,所以只有忙里偷闲的时间回家看望杨静和孩子们。尽管妻子的生活和工作处处让杨静分身乏术,但于洋只能默默地为她打气,因为他的事业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这样的压力下,杨静难免有时会情绪失控,但她从来没有对丈夫发过一丝脾气。这样的妻子不仅让于洋感激不已,同时也为他的演艺事业倾注了更多的动力和精神支持。

四:打拼多年,却在晚年经历丧子之痛

如今,很多演员为了更贴切角色形象,会在影片中增肥或减肥。而在五十多年前,于洋也为了出演电影《大浪淘沙》中倔强正直的靳恭绶一角,而进行快速减肥。当时的于洋体重超过一百八十斤,因此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减掉二十斤体重。

于洋付出了很多代价为了减掉这二十斤的体重,虽然最终成功了,可是这个渐渐让他变得虚弱的减肥过程,却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中心视网膜炎。此病的病症痛苦无比,于洋视物不清,看东西变形变弯,身体痛苦不堪。而且,这个疾病的后遗症让于洋的那只眼睛的视力也始终没有恢复过来。这样的疼痛和痛苦,也让于洋在其后的人生中更珍视每一个健康的时刻。

即使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成长和坎坷,于洋对电影的热情仍然不曾消减。他依然充满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着工作。随着年纪上升,机会越来越少,于是他尝试自己动手做导演。他的处女作也非常出色,被誉为经典之作——《戴手铐的旅客》。

在电影拍摄期间,于洋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和拼搏精神。当时,一个剧组每天平均可以拍摄十几个镜头,而于洋仅仅用了两天一夜就拍摄完成了75个镜头。尤其是电影中的打斗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堪比成龙动作片,而在拍摄期间,于洋已经年过50,却从未选用替身。

在大同石窟拍摄打戏时,于洋甚至被拉伤了腿,但他为了不耽误进度和经费却毅然坚持。仅仅在医院治疗了3天,便又回到了剧组。这份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让他的电影制作达到了高峰。这部电影的亮点和创新在播出后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并成为经典之作,历久弥新。

当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拍摄完成之后,于洋原本想放松一下休息,却接到了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他的母亲病危了。听到消息后的于洋急忙骑上自行车,一路狂飙从地安门赶往积水潭医院,只为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而遗憾的是他刚好错过了,每当想起这段往事,于洋都会露出懊悔的表情,没在母亲最后的时光陪伴她。

80年代之后,于洋陆续执导和参演了一些影片。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洋和杨静都逐渐淡出了银幕。他们的精湛表演和才华横溢的电影制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尽管他们已经淡出了公众视野,但他们的作品仍然被观众们铭记和喜爱。

于洋本该享受退休生活,但2005年,他的儿子于晓阳因为哮喘突发病情在拍外景回京的途中离世。那天早上,于洋和杨静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迎接儿子回家,但等来的却是可怕的噩耗,于洋当场晕厥。醒来后,他痛哭流涕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年迈的夫妻经历了世间最悲痛的痛苦——白发人送黑发人。

虽然他们还有一个女儿于静江,在她在电影制片厂工作,在成为副导演后就定居美国了,因此在儿子去世后,只剩下杨静和于洋相伴。两人互相慰藉,分享着彼此的痛苦。

历经长时间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折磨,老两口艰辛地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脸上也渐渐浮现出往日的笑容,他们已经在一起走过了长达71年的婚姻生活,尽管年迈的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旅游,但他们仍坚持每天在楼下散步,共同享受平静而幸福的晚年生活。

结尾:

尽管被岁月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于洋和杨静依然是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们共同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坚定和忍耐的精神成为新一代的楷模,也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事业和家庭的热爱和执着。

这对老人的坚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永远闪耀在中国电影史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默契与坚强感染着身边的人,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他们的电影作品和人生经历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电影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文献:

《于洋:演员与生活》

《于洋传》

《三十年红旗不倒:于洋自述》

《于洋谈戏》

0 阅读:38

幻梅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