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鲨3.5入耳式游戏耳机(圈铁版),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及时而必要的好选择

耳机林sir 2021-04-19 20:59:00

大约两年前,我写过一篇叫做《边充边听的解决方案——黑鲨快充数字耳放林氏评测》的文章,主角是黑鲨推出的一个背夹形式的小玩意儿,卡在手机背后,同时提供3.5耳机口和快充接口,方便用户边戴有线耳机打游戏听歌、边充电。其实从那款产品你就可以看得出来黑鲨这个品牌的想法:他们认为打游戏这件事,还是得有线耳机。

时间拨转到2021年,当此时,几乎所有品牌都已经觉得,哪怕是打游戏,真无线也足够了,延迟这件事其实影响不算大消费者能接受,而且随着技术进化延迟总会越做越小的对吧?可是黑鲨依旧不这么看,他们甚至在新款手机上把耳机口加了回来……加了回来……加了回来……

这个举动在我看来,自然是感天动地,事儿干得太地道了!要知道加个耳机口这个行为,不耽误谁用蓝牙耳机,却给消费者提供了多一重选择。之所以这么做,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黑鲨的定位不只是“适合打游戏的手机”,而是正经八百在做“游戏手机”。这就好像别人是SUV,他们却在做硬派越野,那自然对延迟这种事情,态度会更严谨更持重。无线耳机再进化,延迟也总会存在,这是先天不足,无法回避的;另一方面,也显出这个牌子真的挺负责任——前两年不带耳机孔那就推出背夹电池给你用,现在留着耳机口,他们则推出了一款有线耳机,给了消费者及时而必要的选择。

这也就是本文要说的主角,黑鲨3.5入耳式游戏耳机(圈铁版),产品型号BE10,下文以“黑鲨圈铁耳机”来表述好了。

为何我说是“及时而必要的选择”呢?因为时间真的是个最凶残的东西,仅仅数年前,入耳带麦克风的有线耳机,还是市面上存量最大的产品,那时候不仅手机厂家包装盒里普遍会送一条3.5口的带麦耳机、市面上的耳机品牌也都会以此类产品为主力、甚至路边摊都随便买得到。然而如今你再仔细琢磨:手机厂商们好像越来越不爱送耳机了,送也是Type-C口的。耳机品牌则是很少做带麦产品了,反正大家手机都没3.5口了那我做个带麦克的谁会买?忽然之间,你就没得选了……

至于那些路边网上售价十块二十的,那倒是还有,问题是很多人也都用过也都知道,那玩意儿真实体现了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做工差音质差就不提了,那麦克风就没法好好通话,且用一年坏还是用一天坏全看各自人品,实在是过于不靠谱。

所以,黑鲨也担心自己就算留存了珍贵的耳机口,大家想找个音质、麦克风、质量都靠谱的耳机却没地儿买,于是好人做到底,随着新款黑鲨4系列,一起发布了这款黑鲨圈铁耳机,售价定在249元,很低啦。

这款耳机的包装比较简约,盒子摸起来强度挺高(纸板比较厚实,不是那种一压就扁的搞法),开箱感堪称简洁,配件提供了三对硅胶套而没有收纳套线夹之类的东西。从外盒到本体,在设计语言上高度统一,一看就是黑鲨的产品。黑绿相间的搭色,满满的电竞风,腔体则明显是花了心思做美学设计,以这个价位而言,够养眼啦。

塞子本身做工还是很大厂范儿的,摸起来精致,佩戴感则堪称轻盈合理,面条线我还真有好久没碰了,它这个线材的听诊器效应较为轻微,也具备一定的扛缠绕性。

黑鲨圈铁耳机,最吸引人的点莫过于这“圈铁”二字,按官方的说法,是选用了楼氏动铁,动圈单元则是11.2mm镀钛振膜+大音腔设计。我个人是觉得,在这个3.5带麦耳机稀缺的时代,一款带有良好通话效果麦克风的耳机,再给到一圈一铁这样的足料,售价才249元,这厚道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了——如果这个耳机还能有相对价位而言较为合理的素质,以及尚且规整的调音,就完全没法挑理了。

实际上,黑鲨圈铁耳机,第一耳朵听下来,是觉得声音偏散的,不浑但是有些散,当时我的判断是这塞子得煲。毕竟圈铁嘛,甭管卖两万多的还是两百多的,欠煲都很正常,于是煲了大约30小时,中间也间或拿起来监测几耳朵,现在我觉得这个声音差不多就很稳定了,才开始码字评价:

就总体素质而言,这条塞子放在249价位,是个比较有性价比的作品,它的声场是较为舒展的那种,不小不挤,撑得相对挺开阔;低频依旧是泛音会有些松散,弹性不错而量感适中,这样带来的坏处是你听它不会觉得很“来劲”,好处是这样铺出来的氛围其实会相对轻松,因为低频的基调是会左右整个耳机的性状的——假如低频十分雄浑,那么这条耳机的整体氛围往往会偏向淤重,听什么音乐都仿佛图片套了大对比度的滤镜,会显得没法清新。反之低频要是太脆或者太薄,又会听什么都过于清淡,会导致很多音乐给不了沉浸感。黑鲨圈铁耳机这个低频,等于是在氛围感方面做了个较为中性的选择,又有一定厚度,又给一定弹性,不会过浓或者过淡。

中频表现来说,很平实,听乐器和人声都不夸张,都客观表述。人声位置没有做得很靠前,人声也没有搞染色,歌手的情绪和口型都不浮夸,结合其低频的氛围,比较适合拿来长久聆听。高频的延伸表现中规中矩,亮度有却不刺。三频的衔接流畅度稍欠圆融,毕竟圈铁耳机这方面是有设计难度的。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中低端耳塞正确的处理方式,不求面面俱到,但要避免剑走偏锋,那样反而会因为听感较为刺激而容易招致不满,就把大架构搭好,把音色还原把定,该反馈的细节尽可能忠实的反馈出来,就蛮好。

说到细节,这条塞子的总体信息量,是堪称超值的。虽然结象的扎实和密度会比高价圈铁有明显差距,整体泛音会稍微留多一些,但是分离度给得足工足料,乐器们在声场里合理排布有板有眼……仔细想想,当年就算是在200多带麦克耳机选择很充裕的年代,信息量做到这个程度的塞子,也是少见——毕竟人家上了圈铁,双单元,开玩笑呢?

按说,有些许的严苛了——毕竟这个塞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工具向配塞+技术下放塞双重范畴,也就是说,一方面市面上缺这么个东西,尤其对于需要个有线3.5口耳机来听歌打游戏打电话的黑鲨用户(以及其它手机依然带有3.5耳机口的用户)来说,它是很有存在必要的;另一方面,黑鲨以区区200多的价格,把圈铁结合的双单元耳塞做给用户。横向比较的话,它比市面上这价位其余选择要有优势得多(而且刚刚也说了,这类产品依然在售的越发喜鹊);纵向比较的话呢,200多这样的声音,就算放在几年前或者几年后,也没理儿可挑。只要你需要,你就可以剁。

我们作为消费者,在每个不同时期,都有当时必要的东西,而如同黑鲨3.5入耳式游戏耳机(圈铁版)这样在必要之时及时出现的选择,且本身具备249这个价格相当强劲的综合实力,那无疑,就是最好选择。

0 阅读:79
耳机林sir

耳机林sir

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