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菁在最近的活动中谈及大S去世,提出将其骨灰做成钻石,让姐小S佩戴以纪念逝者。这一言论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利菁的建议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她对现代纪念方式的一种独特理解,但公众普遍认为,这种言论有刻意求关注、赚流量的嫌疑,显得格外不当。许多人认为,死者为大,对逝者应保持最基本的尊重,而这种建议似乎有着消费悲痛的嫌疑,显得极为不合时宜。
与利菁不同,贾永婕在大S追思会上的描述则把这份哀思在另一种氛围下呈现。她称追思会氛围温暖,大家有说有笑,喝着香槟、吃着水果聊些趣事。然而,追思会作为一种缅怀逝者的庄重场合,理应表现出一种肃穆与庄严的氛围。贾永婕提到的“轻松”气氛,与人们对追思会的常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种行为引发了不小的质疑,许多人认为在这样的场合过于轻快的气氛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会被解读为对逝者的不尊重。
在对大S的悼念中,她的母亲S妈的表现也令许多人费解。S妈在女儿去世后,频繁在社交平台更新动态,其中包括将头像更换为躺在人头地上的头像和自拍照。这种行为让人感到矛盾与不安。作为逝者的至亲,S妈的行为引发了大家对其真实情感的质疑。公众普遍预期的是,家人在哀悼过程中应沉痛而低调,并通过传统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怀念。
台湾女星们在大S去世事件中的言行,反映出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在面对死亡与哀悼时,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表达方式?显然,公众更加期望的是一种严肃而庄重的情感流露,而不是通过所谓“创新”和“别样”的方式来表达伤痛与纪念。人们对逝者有着根深蒂固的尊敬,这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任何偏离这种情感模式的行为,都可能被解释为不尊重甚至是对逝者的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