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睡吧:指望“鸣镝”能轰炸或者发射导弹,这件事就是“做梦”

友琴评军事 2024-12-27 04:29:55

那啥,梦里啥都有。毕竟人类唯一可以违背基本的物理学规律的事情就是做梦。

昨天回复了一句话:

咱们来展开说一下。

“鸣镝”上600公斤重的载荷实际上就是试验设备的最大载荷。毕竟,我们不能制造一台试验机之后发射到天空中只依靠地面的光学或者雷达设备来观测这台试验机的飞行状态。还需要在“第一人称视角”下利用机载的设备获取飞行数据参数。

为什么说是“载荷”而不是固定“机载设备”呢?这是因为当一个试验已经取得可以置信的数据后,就应该进入到下一个试验阶段了,这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再重新组装一架新的试验机,而是需要替换新的试验设备,因此,这些可以替换的实验设备就被归纳到了“载荷”的范畴中。

正确的解释是——“鸣镝”可以携带600公斤重的试验设备载荷完成飞行试验。

这就是“载荷”的意义,至于为什么是600公斤?这是一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这是工程学上的一个精髓。预计试验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对应机体结构设计、动力设计相互妥协的结果。最终把载荷的重量定义为了600公斤。这点如果有基本的工程学知识就可以理解了,也不算难。

以上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基本上物理学规律之内的。咱们得认清一个事实,中国没有神、美国也没有、世界各个国家都没有神,只要没有神的超自然力量,我们都得依托于自然的物理学和化学基本框架内运作所有的事情。

所以——就目前而言以“鸣镝”飞行器这样的“小身子板”,进入高超音速后可以说是“一枪”也开不了的。无论是发射导弹还是投掷炸弹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那么咱们就要看看现在的投弹是怎么做的了。说个小知识,为啥叫“投弹”呢?为什么不是“掉弹”呢?因为早期轰炸就是靠人手扔的。

很多人认为的航空器武器投放基本上就停留在炸弹或者导弹被固定住武器架上,飞行员需要发射导弹或者投放导弹的时候武器架上的固定装置松开,炸弹在自由落体的作用下下落离开载机。

这样的认知其实还只停留在一战初期阶段(手扔阶段)。

在一战末期,轰炸机的炸弹架就已经依靠机械手段实现了投弹的选择性。

早期的炸弹挂架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排老虎钳子,依靠炸弹挂架内的切割滑块割断系炸弹在弹架上的系留钢丝使炸弹和挂架分离,炸弹就可以在自由落体的作用下与飞机脱离。

但随着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武器挂架的设计也就出现了各种更新。

要不然就会出现下落的炸弹直接击中载机的情况:

在空中“万事不决伯努利”,在投弹的过程中,炸弹是逐渐和飞机分离的,这时候炸弹和飞机的间隙就 出现了低压区域,这个低压区域就会吸引炸弹靠近飞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这样的情况

例如在跑高速的时候,经过大车边上,车子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向大型车辆,道理都是相同的。而且——速度越快这种感觉也是越明显的。

目前咱们说的还仅仅是亚音速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弹药外形的设计和改变挂架的投送机制来修正这些影响。但是在超音速的情况下时期就又有不同的表现了。

飞机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会形成激波。军迷知道激波的存在已经基本上合格了。但是再进一步则需要知道激波是有分类的。一般的情况下大家所能看到的激波实际上是由斜激波引发的“音爆云”。

致使很多人觉得激波就是这种形状。其实这又是一个普通军迷的错误认知。

激波分两个大类:附体激波和脱体激波,再细分还可以分为斜激波、正激波、膨胀激波、交汇激波、弓形激波(一种特定类型的脱体激波)……基本上大家看得见所呈现出来视觉效果的就只是斜激波。它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容易的生成蒸汽锥。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生成蒸汽锥音爆云的激波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这是在风洞内的一个典型的弓形激波,需要用纹影法来拍摄呈现。否则的话在人类的肉眼中仅仅能看到空气的折射有那么一点点变化

例如这张图,一系列箭头所指之处有一个弓形激波面,但是你如果不放大图片仔细看你是难以察觉到这么细微的变化的。

不是在说“仍炸弹”吗?聊激波跑题了吧?,其实并没有,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激波是一层层看不见的空气墙,它们的性质和大家所理解的空气性质完全不同,其实本质上激波和炸药爆炸的冲击波是相同的东西,都是极限条件下气体的压力波。只不过冲击波是一瞬间产生的,但是激波是可以持续产生的。所以,凭什么认为爆炸的冲击波可以摧毁物体。

而穿过冲击波的时候物体会不受损伤呢?这就是一个刻板印象了。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么这种高超音速下的气动损伤有多严重呢?

这是在超高音速飞行器上的传感器,勉强的伸出机体去测量外界的大气数据。在高速飞行下这个传感器的迎风面已经烧蚀殆尽。造成这种伤害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别说超高音速飞行了,就是普通的音速飞行机体的损伤也都是有的。看一个设计:

这是一架停在航展上的歼-11,歼-11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驾驶舱前面有一个凸起的复合光电传感器。

我们把镜头拉近去看这台传感器

你会发现在传感器的前部有一个热别碍眼的三角形突起。很多人在介绍我们的光电传感器有多牛的时候,却选择性的忽略掉了这个三角形的小结构件。这个三角形的结构件叫做“破气锥”。为什么有这种设计,实际上就是为了在飞机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将气流劈开,让脆弱的光电传感器玻璃尽量不接触激波,否则的话,即便是军工科技所制造的特种玻璃也难以承受超音速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即便是玻璃不会被超音速的气动加热而破坏掉,也会因为升温导致传感器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无法工作。

咱们的歼-20为什么没有这个破气锥?其实歼-20将破气锥的结构设计成一体化的了。

本身传感器的就设计成了破气锥的形状玻面夹角略小于最大速度时的激波夹角,因此就不会受到影响了。这样大家的另一个疑惑就可以解决了——为什么战斗机上的光学传感器要设计成菱形外壳。当然了,从军事情报角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外壳的夹角推算出战斗机的最大设计速度。

正因为有了这些气动的问题,最终的一个结果就是投弹时候的飞行速度是有上限的。这方面实际上是有过定量的研究的。

冷战时期美国一直考虑要研发一款类似于SR-71的超音速截击机。以三倍音速的速度奔赴战区发射导弹。为此,美国做了相关的测试。也开发了一款叫做YF-12的战斗机原型机。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就得出了一个公式:

所以,在给定速度和大气条件下弹药的弹出速度是有一个既定的最小数值的。

所以,在马赫5这个超高音速的临界点上,基本上是这样的计算结果:

弹出速度要达到5408米/秒,也就是大约在马赫18的速度上。当然了,这是一个零件间隙的最小分离速度,如果把挂架拉长,伸出机体外一定距离最小弹出速度就会显著下降。

这个测试美军也做过。

这样的测试结果导致了试验机在高速飞行时候的极度不稳定,也正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YF-12计划的整体结束。

伸出挂架的气动力在飞行速度马赫3的YF-12上尚且不能接受,在马赫7的鸣镝上就行了?要知道——飞行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说,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无轮是从材料上还是在基本投放方式上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高超音速武器实现分离投弹其实都是痴人说梦。很多蹭流量的自媒体往往只能看到一个指标,然后就无视基本原理开始臆想了。

高超音速飞行器飞到太空中投弹行不行?W君就呵呵哒了,飞到太空中分离出来投弹的东西50年前就有了,那叫弹道导弹。

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新事物,新的东西必然有新的用途,讨论鸣镝作为所谓的“亚轨道轰炸机”,无异于你对现在的解放军战士说如何把95式步枪的刺刀融合大宋的杨家枪法,督促士兵去练杨家回马枪……

看人家不啐你的。

0 阅读:1
友琴评军事

友琴评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