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家长和老师们应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特征,多见于2-10岁儿童,5岁以下更常见,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为高峰期。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者可出现肺水肿、脑膜炎、心肌炎等。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CVA16、CVA6最常见。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时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1、潜伏期2-10天,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2、1-2天后,孩子的手、脚、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疹,逐渐发展为2-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1周左右即可治愈。感染CVA6、CVA10的少数患儿病后2-4周可能会出现脱甲症状。
4、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三、儿童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儿童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儿发病前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主要有:
1、消化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经消化道(即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
3、密切接触。通过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疱疹液传播。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碗筷、奶瓶、内衣、床上用品、医疗器具等都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
四、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一)一般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患儿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含氯消毒剂洗手。
3、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儿童玩具和日常用品等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4、减少聚集。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
5、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观察体征变化。儿童家长和老师应注意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心及足心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
(二)接种疫苗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作者: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鲍文
来源:燕赵卫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