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石光银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出现

文史风云 2024-09-25 23:05:08

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银手握几千万的资产不仅挣不到钱,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出现了......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而且正是个风沙口。在蒙古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漫天的黄沙,几乎是石光银童年的阴影,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石光银曾回忆:“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因此,他说:“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15岁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成为生产队长,并加入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他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技术。20岁,石光银担任了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成功造林1.4万亩,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1984年,国家鼓励农民承包荒地治沙,时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铁饭碗,同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承包治沙第一人,也是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傻子、是“石灰锤”。但治沙是石光银一早就认准的事,他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带上几户村民就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这一年天公作美,雨水给石光银帮了大忙,栽下的树苗成活率高达80%以上,这让石光银倍感鼓舞,充满信心。1985年,他再次立下军令状,要承包治理5万余亩荒沙。但这5万亩荒沙中,有个叫“狼窝沙”的沙梁。那里夏天气温60多摄氏度、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要想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果然,在狼窝沙植树的第一年,遭遇重创。连续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没能存活。跟着石光银干的村民,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但石光银却没有灰心。他到北京寻访专家,专门请教科学植树的方法,这才知道在沙漠要乔木、灌木混合栽种才行。第三年,石光银用学到的“障蔽治沙法”,搭设了800余公里的沙障,凶猛的流沙终于得以巩固,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进入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越来越快。可在1998年,保护林地的政策出台,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银手握几千万的资产不仅挣不到钱,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刚开始,石光银一筹莫展,但很快他便带领村民转向种植、养殖项目。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 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其实,早在治沙公司成立时,石光银就对贫困户倾注了特殊的关爱。在他吸收的127户农户中,一多半属于特困户。昔日的沙漠变成了物产丰富的水乡,石光银治沙的过程,也是海子梁乡腾飞发展的过程。如今,这里盛产各种蔬菜,辣椒远销全国各地,成了定边县有名的农副产品主产区,被榆林市命名为小康乡。石光银曾对儿子说:“我这一辈子治沙13万亩,你再治沙13万亩,将来等你儿子长大了,再治沙13万亩。我们三辈人下来,就能形成一片‘绿色长城’。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治沙要有后劲,要一代压着一代人干。”他的子孙,践行了老人家的志愿。但是2008年植树节那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儿子离世后,一向快人快语的石光银,在一段时间里变得很沉默。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继续投入治沙事业。如今,石光银学习林业技术的孙子,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成为榆林第三代治沙人。这位年轻人说:“我爷爷出生在沙漠中,我父亲沉睡在沙漠里,现在我又回到了这片沙漠,就是要把治沙这根‘接力棒’拿稳了。”很多人都问石光银投入那么钱,吃那么苦,到底值不值得?他的回答一直没变过:“人不能算这个账,治沙是根本,生态好了才能种地,才能致富,这个地方沙子治不住就什么都干不了,这是为子孙后代考虑,这个事不能算账。”‌参考资料陕西日报《石光银: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中国人大《石光银:“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

0 阅读:2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