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步入中年的李先生是一位忙碌的软件工程师,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他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饮食不规律,偏爱快餐和外卖,很少有机会自己烹饪健康餐食。
最近几个月,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排便习惯发生了变化,有时候便秘或腹泻,大便中还会带有一点血迹,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的肠胃不适,于是就没有太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发现自己的体重开始下降,偶尔会感觉腹痛,而且经常感到疲劳无力,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他开始意识到这些症状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消化不良,在家人的催促下,李先生决定去医院进行检查。
在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李先生的症状,包括腹痛、排便习惯的改变、体重减轻以及疲劳感。医生建议他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更准确地诊断。
血常规结果显示李先生血红蛋白水平为110 g/L,低于成年男性的正常参考范围,有轻微的贫血;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为6.2 ng/mL;另外,李先生的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这表明他的粪便中有微量的血液存在;结肠镜检查发现李先生的结肠内有一处异常增生,医生随后取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几天后,病理报告出来了,结果显示李先生患有大肠癌。医生解释说,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李先生的体重减轻、持续地腹痛和便血都是大肠癌的典型症状。幸运的是,由于李先生及时就医,肿瘤尚未扩散,医生建议他尽快进行手术,并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李先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手术。手术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以促进康复。
上述事例中的李先生,不过是因工作繁忙而经常吃快餐或外卖,是广大打工人的小小缩影,而为什么他会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肠癌及其危险因素吧。
一、大肠癌诱因有哪些?大肠癌是一种全球性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已跃居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目前大肠癌患者增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提高l/3左右,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紧密相关。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FAP(即家族性息肉病)和HNPCC(即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是两种已知的遗传性大肠癌,它们显著增加了个体患癌的风险。
此外,血缘关系较近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其患癌风险也相对较高。这些遗传背景的肠癌病例在所有肠癌病例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对大肠癌的影响不容忽视。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模式,以及低纤维的摄入,被认为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这些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肠道内胆汁酸代谢的改变,增加肠道对致癌物质的暴露,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相反,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大肠癌的风险,因为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运输时间,吸附致癌物质,降低结肠酸碱值,从而不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饮酒等,也与大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定期进行体力活动有助于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这不仅加速了食物残渣通过肠道的过程,还减少了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它们与肠道内壁接触的机会,有助于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而吸烟和饮酒则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如产生致癌物质、影响DNA修复等,增加大肠癌的风险。此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也与大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疾病可能通过炎症、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共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例如,肥胖和高血糖水平可能通过影响肠道环境,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肠癌诱因复杂。上述事例中李先生长期吃高脂肪的食物,并且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在这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最终导致李先生患上了大肠癌。不过,患上大肠癌就真的没有办法提前预知吗?大肠癌发生时会不会有什么征兆呢?
二、身体反复出现这4个症状,警惕是大肠癌“找上门”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然而,了解并关注身体的一些异常信号,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至关重要。以下是四个可能提示大肠癌“找上门”的症状:
1)持续性腹痛或不适
大肠癌患者受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可能会侵犯和压迫局部组织神经,导致患者经历持续地腹痛。腹痛的性质可能是隐痛、绞痛或持续性不适;有些患者还会在腹痛时感觉有气体窜过疼痛区,随后排气,同时疼痛就会突然消失。如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2)排便习惯的改变
大肠癌可能导致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或者伴有排便不尽感。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蠕动速度(有时使肠道蠕动加快,有时则会使之减慢);同时肠道内的菌群平衡遭到破坏也会导致粪便形状和排便频率的异常。如果这些症状突然出现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3)便血
便血是大肠癌的一个典型症状,可能表现为粪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迹,有时可能伴有黏液。这种症状可能与肿瘤侵袭肠道黏膜引起出血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便血也可能是由于痔疮或其他肠道疾病等引起的,因此,出现便血时应尽快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诊断。
4)体重下降和疲劳
大肠癌的早期迹象通常还包括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持续性疲劳。
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如果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且伴有便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应考虑进行大肠癌筛查。
除了上述症状,大肠癌还可能伴有贫血、腹部肿块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饮酒等。因此,对于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如何预防大肠癌当身体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警惕大肠癌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虽然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大肠癌的预防更为重要,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大肠癌患病风险。
首先,从饮食习惯入手,应当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避免过多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增加大肠癌的风险。此外,适量摄入富含叶酸、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和坚果,这些营养素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其次,在生活方式上,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减少肥胖带来的大肠癌风险。
同时,戒烟和限酒也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措施,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它们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损害肠道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此外,研究数据表明,大肠癌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已逐渐向年轻人转移,但其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仅仅可能是便秘等,因而经常被忽略;而晚期肿瘤5年生存率则低于30%。
因此,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的癌前病变;而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考虑进行大肠癌筛查,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李先生的病例提醒我们,持续性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以及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和疲劳可能是大肠癌的警示信号。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保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对于有家族史或5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关键。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大肠癌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郑树,蔡善荣. 中国大肠癌的病因学及人群防治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01):1-3.
[2] 杜圣富,夏国园. 大肠癌的相关因素和早期症状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16,35(z1):48-50. DOI:10.3870/j.issn.1004-0781.2016.z1.023.
[3] 李芳. 50岁以上无症状大肠癌的筛查与早期防治[D]. 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2. DOI:10.7666/d.y2105820.
[4] 顾晓欣,程康耀,王茵. 大肠癌患者症状群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23,38(15):1365-1368,1373.
[5] 毛华,黄丽韫. 浅谈大肠癌的病因预防[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