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麦琳,最近拧巴两个字成为高频词。早晨,当我走在梧桐道上,看到已经有一些枯叶开始稀稀疏疏落下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想起了《清平乐》里的帝后之恋。
是那样拧巴的一场婚姻啊。很奇怪,《清平乐》并没有爆,但它的确是我一到秋冬就想重温的一部剧,我喜欢电视剧里展现的闲适雅致的宋人生活,焚香、点茶、插花等等,那种日常之美,极具治愈力。但我也承认它的基调有点拧巴。比如它好像在讲爱情,但又没讲的太透,它好像也在讲更宏大的朝政博弈了,但好像又算不上权谋剧,于是最终女观众和男观众都觉得它不够带劲儿,特别拧巴。
这剧里的帝后之爱同样因为过于真实,因此显得拧巴。常常让人觉得,怎么他俩这场婚姻这么累。剧中一个角色张茂则说过一句话,他说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和王凯饰演的宋仁宗是天底下最般配的人。可是,这样的两个人,始终没有产生过真正持续的高浓度的爱情,于是我就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原本最合适的人,反而成为了最疏远的人。而那个全天下都觉得庸俗不堪、浅薄无知又作天作地的张贵妃,却能获得那么多宠爱。
论容貌,曹丹姝和张妼晗都是绝色。我也不觉得宋仁宗讨厌曹丹姝的性格,其实,他心里是欣赏曹丹姝这种能文能武,又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女人的,我特别喜欢他和曹丹姝之间那些帝后日常——星夜秉烛相谈大事,冬日煮酒烤鹿肉,闲来还能探讨做什么茶点吃,宋仁宗自己都说他也不清楚为什么总是喜欢找丹姝说这些有的没的。或许是因为他喜欢丹姝身上那种朝政格局与生活情趣兼备的样子吧。作为观众我自己也不喜欢曹丹姝后来因为责任而过分讲规矩的样子,但也要客观说一句,她是一个真正有深度的女人。
我一开始看《清平乐》的时候觉得曹丹姝太纠结,动不动就要和宋仁宗冷战。但是后来我仔细看了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会对自己的贴身侍女说,如果他开口,我又怎么会拒绝。其实那个时候,曹丹姝已经明白,宋仁宗是不忍把她变成妻的,妻子和皇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身份,只是她还不愿意承认。到了张妼晗进宫前,曹丹姝早就放下任何纠结了,她当然会偶尔觉得失落,但是在爱情和事业(如果帮助一个帝王成就更好的江山算事业的话)之间,宋仁宗希望她选事业,她也的确更愿意选择事业。
作为观众,当我看到曹丹姝穿着铠甲在宫里无人的深夜尽情挥舞刀剑,关心战争、粮食和文化,一心想要求得天下安宁的时候,我就知道,其实她的心非常开阔,是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的,她和张妼晗计较的根本不是一样东西。张妼晗爱的是宋仁宗,曹丹姝爱的是宋仁宗所想守护的东西。
这就是他选择宠爱张妼晗的所有理由。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张妼晗无意中做了一个对大宋无用的人。她不像曹丹姝那样具备了太多属性,她让宋仁宗可以不用代入帝王身份去计算各种利弊,而只是作为一个最最普通的男人,满足一下自己最最庸常的欲望。很残忍吗?但就是如此真实。我写这个,可不是鼓励大家去做一个无用的女人。因为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男人,也都远远还没活到《清平乐》这种阶段,所以我们追求的还是婚姻的有用性。甚至,即使是《清平乐》里的帝后,也同样追求婚姻的有用性,只是他已经得到了一种有用,所以才去实现那锦上添花的无用。
曹丹姝是输惨了,输给了她自己。但是我又总觉得,好像也赢了,因为一直到最后,曹丹姝还是那个朝着自己最初方向奔跑的人,她其实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那一部分东西。她不是谁的锦上添花,她是自己也是别人的必选项。我以前觉得剧中帝后之爱太残忍,现在我知道,其实是他们太懂彼此,也都太懂做选择了。只是人生吧,就是这样,你选择了某条路,就总要丢失一点另一条路上的东西。但,那也还是想做主动选择的人,而不想成为无用的备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