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和“县令”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

再忧伤我也用微笑带过 2023-07-08 15:16:54

喜欢看古装片的人,对于知县和县令肯定不陌生。一些人也会讲知县还有县令混着用,其实这二者看上去差不多,实际上是词二者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别大着呢。

先有县令,后有知县

凡事都有个先后,最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县令。

战国初期的楚国,最早出现了“县”的概念,而“县”的最高负责人被称作“令”或者“尹”,这便是县令的由来了。

不过真正将这一设计发扬光大的,是秦始皇。由于种种原因,“县”在楚国的推广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最后反而被秦国吸纳。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一做法被后来历朝历代所采纳,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汉时期,由于“郡县制”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方面不完备。比如地方官吏的任命,理论上说权力都在朝廷,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朝廷真正能管道的也就是郡这一级,准确说只能管到郡守。郡守是由朝廷直接委派的,基本都是空降到地方的,这些郡守要么是犯了事的朝中大员,要么就是朝中权贵家的子弟。

再往下,郡守的属官是郡守任命的,只需向朝廷报备一下即可。

至于县令,朝中可没有那么多人才委派,因此往往是由郡守举荐的。朝廷只是走个形式,发下一纸诏书,承认此事罢了。

而郡守基本都不是本地人,他手下的那点人才都给他去做属官了。于是,县令的人选基本都是本地有名望的人出任。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朝末年,有很多县令都站在了义军这边。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县令和皇帝又不熟,自然帮助义军了。比如汉朝的长沙王吴芮,他原本就是秦朝的县令。

这一情况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唐朝才开始有所变化。

唐朝由于连年征战,使得一些地方竟然无人够格担任县令。“县”可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根本,一个地方长期缺失县令是会出大麻烦的。

为此,朝廷不得不派人去“代理”县令的工作,也就是“知XX县事”,简称“知县”。

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知县”的称呼,不过此时的知县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等新的县令选出来,知县便可以重回朝堂了。

而知县逐渐成为固定的差遣,那要等到宋朝了。而且那时的知县已经和县令是两回事了。

为什么会有知县?

到了宋朝,由于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加上宋太祖赵匡胤是靠着“黄袍加身”得以坐上皇位的,因此他采取了“强干弱枝”的策略。

这一策略在地方上的体现,便是“知县”的诞生。

前面介绍过,宋朝之前的县令,基本都是本地人,这就导致一县之内,妥妥的是熟人社会。县令只要完成了朝廷每年交代的任务,朝廷很难过问地方上的事情。

“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便是源自于此。

这一个个“县”,实际上成了一个个小型的“诸侯国”,这是宋朝皇帝无法容忍的。

于是,朝廷在保留县令的前提下,增加了“知县”一职。这种“知县”并不直接管理地方事务,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作为皇帝的耳目,盯紧“县”中的官吏,尤其是县令。

这“知县”其实更接近于“监察御史”,只不过职权范围小了许多,只能管一县之地的事情。

有了“知县”的存在,朝廷对于各个县的大小事情能够了然于胸,而县令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制约,不能再随心所欲了。

这便是皇帝想要的结果,老赵家的皇帝,干啥啥不行,但是玩制衡那可是驾轻就熟。只有大臣之间互相制衡,皇帝才能睡安稳觉。

后来,老赵家的皇帝发现“知县”太好用了,又给“知县”增加了新的职权,那就是调兵。

这次针对的目标不再是“县令”,而是那些“节度使”。虽然宋朝的节度使大多徒有虚名,权力已经无法和唐朝的节度使相提并论了。但是由于前车之鉴,皇帝对于他们依然很忌惮。

宋朝的节度使手里多少还有一些调兵之权的。为了将节度使的这点权力也稀释掉,皇帝允许“知县”也能调兵,当然能调兵的数量是极少的。但是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知县,也可以稀释掉一个节度使的调兵之权了。

总之,宋朝的“知县”就是皇帝用来玩制衡的产物。

县令的消失

即使到了宋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县令”和“知县”都是并存的。

不过到了宋朝后期,县令开始逐渐消失了,彻底被知县取代。

主要的原因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知县虽然不管具体事情,但是其权力却凌驾于县令之上,县令的地位是不如知县的。

那么作为一个县令,他是希望别人喊他也“县令大人”呢?还是喊他“知县大人”呢?显然是后者,毕竟在当时,知县听起来比县令威风多了。

于是慢慢地,各地都只闻“知县大人”,不闻“县令大人”了。

其实朝廷早就对这些地方上的熟人社会不满了,于是顺势让知县逐渐取代了县令。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本地人担任的“县令”,只有朝廷委派的“知县”。

朝廷对于各地的控制力度更上一层楼。

当然,能做到这些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科举的普及。

之前之所以都是由本地人担任县令,是因为朝廷没那么多人手。但是从唐朝以来,科举的普及,使得大批进士充实了朝堂。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那么多年下来,明显没有多少新位置接纳新科进士了。

于是这些进士全都被派去当“知县”,这也直接导致了“县令”的消失。

到了明清两朝,这一习惯被正式定了下来,知县才是掌管一县之中大小事情的人,至于县令,已经不复存在了。

县令与知县的区别

虽说知县取代了县令,但是知县和县令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首先,二者的品秩不一样。

秦汉时期,由于郡县制刚刚开始施行,设计得比较粗糙,当时的朝廷结构很简单。这直接导致了县令的品秩偏高,是“正五品”。

而到了宋朝,“知县”开始大量出现,由于“知县”在当时是类似“监察御史”的存在,御史都是位卑权重的,因此知县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负责监督县令的“知县”只是“正七品”。

后来“知县”取代了“县令”,加上宋朝的行政架构很复杂,中间多出了很多官职,自此以后,知县才成了人们所熟悉的“七品芝麻官”。

既然品秩不同,那么二者的薪俸自然也不一样。

“县令”的薪俸是六百石,而“知县”只有三百石,直接打了对折。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其实“知县”是不如“县令”的。

其次,二者的职权不一样。

县令只负责地方上的行政事务,比如收税,断案。

但是知县就要管的事情不止于此,他还能调兵,掌管一些兵事。

最后,二者的仕途发展也大不相同。

县令基本上是本地人,这主要是当时朝廷人才不足,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委派做县令。

说白了,这些人算不上朝廷自己的人,启用他们纯属权宜之计。因此县令的升迁极其艰难,除非立有大功,才能得到朝廷的提拔,但是这种机会基本不会落到小小一个县令身上。所以很多县令一当就是一辈子。

而知县普及的时代,朝廷已经不缺人才了,加上官职名目繁多,因此才有了健全的升迁机制。

这些知县只要干得好,就能往上升迁,即使入朝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知县的前途远不是县令可比的。

总之,知县和县令不是一回事,他们在待遇、前途、职权各方面都有着差距,整体来看,县令是远不如知县的。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2 阅读:1356
评论列表
  • 2023-07-09 21:28

    越进步管得越细,我们已经管到村了。

    用户86xxx63 回复:
    精细化管理已经管到小区内部了。
    用户58xxx52 回复:
    秦汉就管到村,里有里长和里监门
  • 2023-07-11 08:26

    一句话概括:知县相当于书记,县令相当于县长[笑着哭]

  • 2023-07-21 22:50

    带“知”的都是在京都混过的[笑着哭]

  • 2023-07-09 18:57

    都是县委书记兼县长,有啥不一样

再忧伤我也用微笑带过

简介: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