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中,通州副中心正以崭新的姿态,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25 年,对于通州副中心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一年,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成果令人瞩目。
产业发展 “三大工程” 重磅发布,构建千亿产业集群
在 2025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通州区重磅推出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 “三大工程”,即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十百千” 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这一举措旨在形成以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建筑业和现代金融为支柱的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梯度培育 11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布局一批十亿级未来产业集群。未来,副中心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
绿色发展成果斐然,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自 2024 年 2 月 7 日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一年来,副中心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近一年全区鸟类多样性调查评估共记录鸟类 289 种,包括首次现身的北棕腹鹰鹃、阔别近世纪后回归的斑脸海番鸭。作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 “国家森林城市”,副中心河道水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遍布,实现百姓出门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在绿色建筑领域,副中心在京率先实现新建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建三星标准,“十四五” 期间建设装配式建筑 251 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面积近 63% 。北投大厦屋顶光伏发电、地下热泵供能,每年减少碳排放 1220 吨;运河园、帅府园等老改项目实现住宅可持续运行,每年减少 30% 能源成本。此外,运河商务区的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碳配额和环境权益累计成交额突破 1.1 亿吨。
2025 年,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完工,进一步缩短 “轨道上的京津冀” 时空距离;六环高线公园也将启动建设,不仅能将区域绿化率从 50% 提升至 80%,还将布局 200 余处公共活动场地供市民休闲 。
政府会议再动员,全力跑出发展 “加速度”2 月 5 日下午,通州区人民政府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会议围绕市委、区委全会部署和市、区 “两会” 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狠抓工作落实,强化作风建设,全力跑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样板的 “加速度” 。

会议要求,要狠抓工作落实,统筹推进各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力抓功能提升,确保千亿投资任务落地落实;全力抓产业提升,深入实施产业发展 “三大工程”;全力抓气质提升,推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全力抓特色提升,加快推进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抓治理提升,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全力抓民生提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抓改革提升,狠抓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
展望未来,通州副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在产业发展、绿色建设、城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向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样板的目标稳步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州副中心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